2023年6月7~8日,由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研究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產業大會”在北京召開。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梅旭榮發布了《中國農業綠色發展報告2022》,報告以客觀、權威的數據,從生產、生活和生態等多角度系統反映2021-2022年我國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進展和主要成就。報告顯示:我國農業克服了重大疫情和極端天氣等不利因素的影響,統籌農業穩產保供與綠色發展,農業綠色轉型持續深化,農業綠色發展水平穩步提升,為國家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提供了重要基礎支撐。2015-2021年,全國農業綠色發展指數從75.19提升至77.53,提高了2.34。
本屆大會旨在深入貫徹黨中央關于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決策部署,宣介農業綠色發展理論研究和綠色技術創新成果,分享綠色生產模式典型經驗,為培育、孵化農業綠色產業搭建起信息互聯、資源共享的橋梁,推動農業綠色發展邁上“政產學研用”協同共促的新臺階。
會上,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孔明指出,中國農業科學院始終高度重視農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工作,已在綠色投入品、綠色技術、綠色標準及綠色模式等領域取得一系列優秀科研成果。中國農科院將和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研究會一起,積極開展技術創新與政策謀劃,為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做好支撐服務。
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強調,要從加強資源環境保護、完善技術支撐體系、發展內生動力、延長低碳產業鏈和實現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等五個方面做好工作,推進農業現代化強國建設。同時,對于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研究會肩負的重要責任和使命提出了具體要求、明確了任務。
農業農村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研究會理事長余欣榮做了題為《推進農業綠色發展若干問題》的主旨報告。余欣榮指出,農業綠色發展既是解決中國農業發展現實問題的“金鑰匙”,也是建設農業強國的持久動力。中國農業要為世界農業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方案,必須牢牢抓住農業科技3.0階段的戰略機遇期,推進資源消耗型集約農業向環境友好型綠色農業轉型。
沈陽農業大學原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天來做了題為《新時期我國設施蔬菜綠色發展機遇、挑戰與對策》的主旨報告。李天來認為,我國設施蔬菜產業面臨著投入品過量、逆境障礙調控無序、產品品質下降及資源匱乏等嚴峻挑戰,設施蔬菜產業應以綠色生產為指導、以工程技術為依托、以政策制度為引領,走標準化、園區化、智能化的發展道路。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維才做了題為《表型組科學技術在農業綠色發展中的應用和趨勢》,表型組技術是生命科學領域精準化管理生產全過程的前沿技術,為實現作物精準設計、精準灌溉、精準施肥等提供最佳決策方案,為農業綠色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記者了解到,本次大會發布的《中國農業綠色發展報告2022》是在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指導下,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和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研究會牽頭編制,系“中國農業科學院智庫系列報告”之一,自2019年起連續五年發布年度報告,已成為社會各界觀察我國農業綠色發展狀況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