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1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特色果樹資源與育種創新團隊發現了控制甜櫻桃果實硬度的關鍵基因(PavSCPL)。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植物生物技術》上。
甜櫻桃又名歐洲甜櫻桃,音譯名為車厘子。由于營養豐富,其被譽為“果中珍品”,深受世界各國消費者的喜愛。
“甜櫻桃果實天生柔軟多汁,利于物種繁衍生存,是長期自然進化的結果。人工栽培后,甜櫻桃實現了硬肉、耐貯運、貨架期長等優良特性。”論文第一作者、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副研究員齊希梁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果實硬度是甜櫻桃重要的品質性狀,直接影響著果實耐貯性和商品價值,但調控甜櫻桃果實硬度的關鍵基因此前尚不清楚。
該研究利用硬肉型甜櫻桃栽培品種的雜交1代群體,成功定位且克隆了控制甜櫻桃果實硬度的關鍵基因——絲氨酸羧肽酶類基因。進一步研究發現,該基因編碼區5200個堿基對的插入,導致絲氨酸羧肽酶類基因失活,改變了甜櫻桃果實的硬度。隨后,科研人員進行了基因功能驗證,開發了果實硬度功能性分子標記。“本研究開發的與果實硬度相關的功能性分子標記,將為甜櫻桃果實硬度性狀的遺傳改良提供基因資源。”齊希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