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率先實現“兩個一流” 強力支撐鄉村振興
眾說十九大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重要判斷。與此相應,農業科技工作內涵有何變化?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科院院長唐華俊受訪時表示,我們已經基本解決了人民群眾吃飽吃好的問題,現在面臨的是怎么吃得健康、吃得營養等更高層次的問題。農業科技要把如何提供優質、營養、健康及功能性的物質產品,清新空氣、潔凈水源、恬靜田園風光等生態產品,以及農耕文化、鄉愁寄托等精神產品,作為緊迫任務,從而更好地滿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長的更高層次需求。作為農業科研國家隊、主力軍,我們要及時轉變思想,為滿足人民更高層次需求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撐,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更加注重發展質量和效益。
如何理解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唐華俊指出,我們要準確把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農業、農村和農業科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要積極響應并謀劃實施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按照報告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逐項分解、落實相關工作。這是我們作為農業科研國家隊的使命擔當。
十九大報告基于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提出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個階段完成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兩步走”戰略部署。中國農科院下一步工作怎樣與十九大部署對接?唐華俊表示,我們一定要按照十九大部署,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農科院建院60周年賀信中提出的“三個面向”“兩個一流”和“一個整體躍升”的要求,到本世紀中葉,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學科和一流科研院所;實現科學研究水平、成果培育水平、人才產出水平、科研組織管理水平、科技創新文化均達到世界一流,使中國農科院科研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在全球居于領先水平。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