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5月31日電 5月30-31日,由農業部主辦、中國農業科學院和陜西省農業廳共同承辦的第五屆G20農業首席科學家會議在陜西西安召開,中國農業部副部長、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李家洋、陜西省副省長馮新柱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來自18個G20成員、4個嘉賓國、9個國際組織的100余名代表出席了會議。本次會議是2016年我國主辦的G20農業部長會議系列會議的重要活動之一。
李家洋在致辭中指出,糧食是人類生存之本,農業是經濟發展之基。農業科技在中國農業發展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解決世界糧食安全問題,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中國愿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與G20各國農業機構和國際組織的科技交流,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土壤退化、水資源短缺、環境污染、能源緊張、人口增長等諸多挑戰,為促進全球農業發展、保障世界糧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會議圍繞“農業科技創新與知識共享”主題,就G20農業科技合作的愿景、方式和途徑,推動相關合作機制穩定化和長期化,建立公共服務科技平臺,務實推動G20框架下農業科技合作行動計劃等進行了充分交流和討論,達成多項重要共識,并通過《第五屆G20農業首席科學家會議公報》。
公報重申全球協同與合作在解決糧食安全與營養中的重要作用,并鼓勵在農業科技創新和知識共享領域開展全球合作。重申支持全球科研協作平臺(GRCPs)建設,成立由G20“三駕馬車”國家牽頭的工作組,確定全球科研協作平臺原則、開發G20首席科學家會議專門網站,以促進農業首席科學家會議透明性及成果共享;支持成立由中國牽頭的工作組,積極推進農業技術共享(ATS)機制建設。支持利用全球農科院院長論壇(GLAST)、全球農業研究與發展大會(GCARD)等相關機制,加強農業理念、技術、政策和機制創新交流,分享相關政策經驗和成功實踐。會議將把有關GRCPs的相關行動建議提請6月3日舉辦的G20農業部長會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