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我院畜牧所飼養與標準化研究室主任、國家肉雞產業技術體系生產與環境控制研究室主任張宏福研究員應邀做客新華網,就“肉雞養殖與消費安全”進行了現場訪談,就肉雞的標準化養殖、雞肉的營養特點、消費安全等消費者眾所關注的問題進行了訪談。
張宏福在訪談中指出,肉雞飼料轉化率、生產效率高,適合于標準化、規模化生產。雞肉通過屠宰、加工、分割,可以實現標準化、批量化供應,更好地符合現代工業化社會的生產要求。雞肉營養價值高,去皮雞胸肉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優于豬肉和牛肉。
張宏福通過分析指出,現代肉雞生長速度快、生產效率高,是科學研究的成果,科技進步的產物。一是品質改良,通過對生長快個體的不斷選育。近十年,每兩年的選育進展可以使肉雞達到上市體重的時間縮短1天,原來肉雞達到5斤體重需要52天,現在只需要42天。二是飼料營養的平衡供給。蛋白質、能量、12種維生素、8種微量元素、18種氨基酸,尤其是11種必需氨基酸,嚴格按照不同生長階段和需要量進行配合,滿足肉雞快速生長的營養需要,使得遺傳潛力能夠充分體現出來。三是環境條件的改善。要想肉雞長的快,還要為它提供合理的環境,小雞出殼后的育雛溫度為32-33度,出欄時的溫度保持在20度左右,養分消耗少,傳統的農村養雞,室外什么溫度就在什么溫度下飼養,肉雞消耗能量大,飼料轉化力低,生長慢。因此,現代肉雞養殖3大技術——育種、飼料配制和環境改善確保了肉雞的快速生長。
針對目前社會上流傳的肉雞養殖添加激素等傳聞,張宏福表示這一些不知情者的誤傳,更有一些不負責任的媒體炒作的結果。在目前雞的遺傳潛力下,肉雞生產不需要外加激素,也不可能外加激素。既沒有必要,技術上也不可行。對于社會上傳言“長6個翅膀的怪雞”,他說,世界上沒有這種技術,純粹是“惡作劇”,是個別人通過網絡發布的由電腦合成的圖片廣為傳播所致,大家不要輕信。
(左一為張宏福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