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國家農產品產地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協同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理事會在云南大理召開。會議圍繞聯盟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未來發展設想進行了研討。
會議強調,聯盟要持續圍繞國家糧食安全重大需求,聚焦農產品產地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強化聯合攻關和集成示范推廣,探索創新運行機制,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凸顯聯盟行業引領作用。
會議指出,下一步,聯盟將在全國進行“一站多區”戰略布局,計劃設立低積累作物品種選育專委會、高效鈍化技術專委會和重金屬減量化技術專委會等,強化區域特點與共性技術攻關。聯盟要從耕地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基礎理論、技術和產品研發、標準與示范推廣等方面加強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創新,并在新型研發機構或實體化聯合體運行機制方面進行探索。
會上,聯盟與兩家盟員單位江蘇天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天象科技”)、廣西格豐環??萍加邢薰荆ê喎Q“格豐科技”)達成合作共識。天象科技和格豐科技在聯盟理事長單位設立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分別投資100萬元和50萬元,將聚焦產業升級、科技創新、人才引育、技術集成與應用推廣等方面,發揮聯盟內科研院校在原始創新、基礎平臺建設和人才智力等方面的作用,助力產業發展。
據介紹,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簽訂,是發揮企業在聯盟主攻任務、研發投入、成果轉化等環節的主導作用,對推動聯盟高質量發展,深化農業產學研深度融合,助力提升產業質量效益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所長、黨委副書記熊明民強調,聯盟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聚焦行業難題與發展需求,加強協同創新,強化聯合攻關,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更多力量。
聯盟理事長周莉表示,聯盟將圍繞農產品質量安全等國家需求,對標聯盟“五有”發展要求,加強科技合作,加大科技成果產出,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為耕地安全利用提供更多科技支撐。
聯盟副理事長郭紅巖認為,現階段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仍存在很多問題,建議充分發揮企業在聯盟發展中的優勢作用,加強技術集成與應用推廣,助力產業升級。
河北省農業環境保護監測總站站長吳鴻斌研究員建議,在耕地質量類別劃分動態調整工作中,加強相關標準體系研究,凸顯行業帶頭作用,進一步提升聯盟行業影響力。
據悉,國家農產品產地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協同創新聯盟成立于2017年9月,是“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框架下的區域聯盟,是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牽頭的政產學研一體化創新平臺,盟員單位130余家,旨在開展農產品產地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的科研協同創新與示范應用,解決農產品產地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在研究和應用中的重大戰略和關鍵技術問題。
(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