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新報訊 農村新報訊 (記者文凱 通訊員余波 王政 吳志雄)13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在黃梅舉辦旱地油菜技術觀摩活動。測產結果顯示,新研發的油菜-棉花技術模式全年每畝純效益達1027.8元,比傳統棉油套栽模式畝增純收益651.8元。
據介紹,該項目是由中國農科院研發的。“加拿大等油料主要出口國的間接生產成本每公斤要1.5-2元,黃梅油菜生產成本從原來每公斤超過5元降低到現在的每公斤1.75元,已經逼近了國際先進水平!”中國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陳萌山對黃梅所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
該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農科院副院長王漢中研究員介紹,2012年該項目啟動后,重點開展“油菜-水稻”、“油菜-玉米”、“油菜-棉花”等輪作制機械化條件下的綠色增產增效技術集成,重點對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研制的油菜機械化品種、土壤適墑管理技術、密度調控技術、緩控釋全營養一次施肥技術、聯合機械播種技術、“一促四防”技術、機械收獲等油菜優質高產綜合技術進行集成和成熟化,著力解決機械化種植。
黃梅作為該項目集成示范區,創建了1.16萬畝示范基地,集成機械化油菜品種、旱地油菜輕簡化生產、無人機田間管理等9項核心關鍵技術,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黃梅縣縣長屈凱軍介紹,2015年,該縣油料播種面積達48.7萬畝、6.81萬噸,其中油菜籽45.6萬畝、產量6.15萬噸,機械化水平達到80%以上,每畝實現增產7.5公斤,畝平增收27元,節省勞務開支170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科技日报] 一体化植物病毒载体工具盒助力分子育种2025-07-15 08:43:00
- [总台中国乡村之声]《田园新主张》沙海金穗—与风沙共舞的绿色奇迹2025-07-15 08:40:00
- [央广中国之声]《新闻纵横》“五常大米”“西湖龙井”屡见不鲜 农产品保护面临哪些难点?2025-07-14 15:50:00
- [央广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阳山水蜜桃”真假难辨 农产品“蹭名牌”现象为何屡禁不止2025-07-14 15:48:00
- [光明日报]桃多组学数据库发布,全流程覆盖基因挖掘到分子设计2025-07-14 15: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