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科院今天宣布,該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創新團隊基于免疫層析試紙條和人工智圖像識別算法的農藥多殘留快速檢測技術再獲突破,該技術集成了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圖像識別、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通過微信小程序拍照,5分鐘便可完成多種化學農藥殘留的檢測,檢測結果直接顯示在手機上,檢測數據可實時上傳分享。
目前,創新團隊研制了吡蟲啉、克百威、戊唑醇、啶蟲脒、腐霉利、毒死蜱、多菌靈等農藥的膠體金快速檢測試紙條,對試紙條加工參數進行了標準化,并使用條形碼標識每一種試紙條的身份,研制出了可用于圖像識別的多通道試紙條搭載平臺。同時,開發了基于圖像識別的智能化試紙條讀取軟件,開發了微信應用小程序,經測試,華為、蘋果、小米、OPPO、VIVO手機均可用于膠體金試紙條檢測結果的半定量判定,且不同光源條件影響較小。
該技術的主要特點是檢測速度快、多種目標物同時檢測、智能化程度高、數據收集方便、系統兼容性好,特別適合政府監管快速篩查、企業自查和消費者自檢。
據了解,該技術開發的人工智能圖像識別算法系統是一個開放的平臺,理論上可兼容所有膠體金試紙條的定性、半定量判讀,并能作為大數據的移動終端實時收集數據,可以拓展應用于獸藥殘留、真菌毒素、違禁添加物、環境污染物的檢測及過敏原檢測、病毒和疾病靶標篩查診斷,如新冠病毒檢測試紙結果判讀。
視頻以茶葉為例,演示了對6種農殘的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