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眾多國家面臨著農業用水短缺問題,提高農業用水效率是解決農業用水短缺的重要途徑,也是農業綠色發展和建立節水型社會的重要一環。中國農業用水占總用水量的60%以上,農業用水效率特別是農田灌溉用水效率備受關注。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農業布局與區域發展團隊對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大、中、小型灌區和純井灌區農田灌溉用水效率時空分布差異進行了測度,揭示了中國農田灌溉用水效率的時空格局變化:全國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效率持續提升,2016年比2010年提升了8.2%;中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灌溉用水效率差距逐年縮小,空間溢出效應逐年減弱;我國東部地區顯著高于西部地區,海河區利用效率最高;北部地區高于南部地區,西北諸河區、黃河區、松花江區、遼河區等地的農田灌溉水利用效率明顯提升。小型灌區農田灌溉用水利用效率大于大中型灌區。該成果發表在《環境管理(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上,第一作者是博士生栗欣如。
據團隊成員姜文來研究員介紹,該研究成果將為我國農業用水區域精準管理和利用提供重要參考。在農田灌溉用水效率低的地區,結合區域特點,加大節水力度,因地制宜地采取滴灌、噴灌等高效節水措施,特別是加大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力度。在農田灌溉水利用效率高的地區,在注重發展形式多樣、實用性強的高效灌溉技術同時,注意調整種植業結構,限制耗水作物,對農業用水采取綜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