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11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主辦,金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承辦的水稻插秧覆膜新型種植模式技術展示與現場觀摩會在浙江省金華市召開。
會上,與會專家圍繞水稻覆膜栽培配套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展開深入交流。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劉家磊研究員介紹了在水稻覆膜插秧新型種植模式下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全生物降解地膜產品的功能期和降解期已與水稻生長周期完全匹配,既能保障水稻生長前期的光熱資源需求,又能在不同生長階段適時給水稻提供營養;水稻覆膜插秧裝置突破了傳統覆膜設備復雜的結構體系,實現了覆膜裝置的輕簡化,水稻覆膜效率由不足10畝/天,提升至40畝/天以上,稻苗漏插率降低至3%以內,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種植的作業效率;通過多次試驗明確了水稻覆膜種植前期管理農藝,突破了水稻在快速緩苗、高效控草、肥料緩釋等方面的技術瓶頸,達到了水稻生育期減少7-10天,除草劑減量100%,化肥減量20%以上的綠色低碳種植效果。該項技術在糧食安全大背景之下有效地解決了水稻生產中草害可控、品質可保、產量可增問題,對于助力水稻大面積單產提升和種植效益增長,推動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在浙江金華百畝示范基地,與會專家現場觀摩了水稻覆膜插秧新型種植模式,并開展田間雜草生物量測定和水稻測產評價,該項技術使水稻增產11.78%,為作物高產高質栽培科技創新提供了重要參考。與會專家對示范基地的技術集成效果和場景應用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該項目在應對糧食安全、提升水稻產能、減肥、減藥、節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廣價值。
本次觀摩會集中展示了水稻覆膜插秧新技術的階段性成果,對促進水稻大面積單產和種植效益提升、推動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金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安徽豐原集團、浙江師范大學等各省市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業單位的 100 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