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所培育的高含油、廣適性雜交油菜新品種“中油雜11”獲得2009年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目前,該品種已在湖北、湖南等省市累計推廣2800萬畝以上,創社會經濟效益28億元,創匯36萬多美元。
“中油雜11”采用“復合雜交+分子標記預測雜種優勢+分子標記鑒定優良基因位點”等育種技術,最大程度上克服了高產、優質和抗病的矛盾,具有高產穩產、高含油量、優質、抗病、抗倒、廣適應性和早熟等特點。2007年,“中油雜11”還成為我國首個走出國門推廣應用的油菜品種。(潘鋒 姜文)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科學時報]油菜新品種“中油雜11”推廣超2800萬畝
發布時間:2010-04-14
|來源: 《科學時報》2010年4月14日|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BRTV新闻]《清风北京》丁颖:一生求真务实的“谷种佬”2025-07-19 00:24:00
- [科技日报]科技赋能吉林敦化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07-18 16:30:00
- [新华网]中国农业科学院人参重大任务推进会暨吉林敦化人参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会议举行2025-07-18 16:00:00
- [人民政协网]揭开“糖转运高手”的进化传奇2025-07-18 15:30:00
- [光明日报]水稻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问世2025-07-18 15: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