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高縣泗溪鎮曾家村雙季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程式華介紹說,該基地集成了水稻高產品種、基質育秧、缽苗大苗機插、稻田機械開溝、切草收割還田、病蟲草綜合防治、精確施肥等關鍵的雙季稻機械化生產高產栽培技術,目前早稻長勢良好。據初步測算,1000多畝早稻機插畝產可達560多公斤,可比去年提早3~5天收割,能為晚稻機插創造有利條件,確保晚稻安全齊穗高產。
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陳萌山在會上表示,開展糧食增產模式研究要著眼于未來我國糧食安全需要,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和糧食單產水平,發揮科技對糧食增產的推動作用;著眼于新型糧食生產主體的生產需求,發揮農業科技的作用,提高糧食生產效益;著眼于滿足現代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要求,依托農機發展,實現栽培學等學科的改進;著眼于農業技術發展的科技儲備,引領發展、提供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