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前沿科技和產業發展大會20日在深圳舉行,來自全國涉農領域的院士專家,科研院所負責人,合作企業代表,廣東省、深圳市科技、農業主管部門負責人等200多人齊聚深圳,聚焦農業前沿科技領域最新進展和未來趨勢,總結近年來農業科技創新前沿經驗,交流未來農業產業發展方向,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農業科技高質量發展。
大會現場。中國農科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供圖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出席大會并致辭。他表示,基礎研究是科研鏈條的起始端,更是科技事業大廈的地基。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作為中國農科院在基礎研究領域最重要的布局之一,自建所以來,在農業算法、生物育種、基因編輯、合成生物等前沿領域取得了多項原始創新成果,希望繼續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發揮好院地合作的橋梁紐帶作用。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李冠強表示,廣東正處在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邁進的關鍵時期,基因組所作為廣東省推動農業現代化的中堅力量,要進一步發揮好人才智力、科技源頭和創新引擎作用,為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提供源頭活水。
深圳市鄉村振興和協作交流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黃建洪表示,深圳市堅持謀全局、抓大事、保落實,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基因組研究所深耕深圳農業發展戰略布局和需要,積極開展產學研轉移工作,推動科技成果在深轉移轉化,為賦能鄉村振興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昌大學教授謝明勇,中國農業科學院梅旭榮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韓斌受邀作主題報告。
謝明勇指出,“主動健康”目前正面臨知識、科學和技術的三大挑戰,今后要進一步揭示不同基質中食療食品組分間互作機制,持續優化食療食品配方設計,促進食療產業與高新技術相融合,系統闡明食療食品的健康效應機理,大力發展“食藥固源”食療產業,為“健康中國”和“主動健康”模式發展提供新思路。
梅旭榮指出,中國農業科技整體進入世界農業科技第一方陣,但仍面臨發展不平衡、原始創新不足、科技供給不足的問題與挑戰,要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必須著眼現代農業發展、國際科技前沿和農業科技競爭格局,加強協同創新,做到科研“一盤棋”、創新“一條龍”、服務一體化,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大會現場。中國農科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供圖
韓斌以“量化分析水稻雜種優勢遺傳效應和設計育種”為題作學術報告,介紹了該團隊在水稻雜種優勢遺傳基礎解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大會還發布了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深圳分中心簡稱——大鵬灣實驗室,舉行了農業基因組學研究中心啟用儀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