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富硒果品生產技術推廣效益顯著
▲富硒紫葡萄
▲領導參觀無土栽培葡萄大棚 胡璇子攝
本報訊 “這是無土栽培的富硒葡萄。”面對前來參觀采摘的游客,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以下簡稱果樹所)果樹應用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海波耐心地講解著,“專用的營養液能提高其抗性,減少農藥的使用量”。
5月23日,由北京眾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綠色優質富硒葡萄首屆采摘節”在位于北京大興的果樹所富硒果品生產示范基地拉開了帷幕。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局、成果轉化局、基建局的相關領導和果樹研究所所長劉鳳之、書記郝志強及當地有關領導蒞臨現場,并參觀了葡萄采摘園區。當天的活動吸引了不少來自各地的游客前來參觀采摘。
富硒功能性保健果品及其加工品生產技術研究與示范成果是由果樹所經過近6年時間的科研攻關完成的。2014年,果樹所在北京大興區魏善莊北京眾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富硒果品生產示范基地,集中展示綠色優質富硒果品生產技術,促進我國富硒食品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通過近6年的努力,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該項目組明確了葡萄、桃、蘋果和梨等主要果樹對硒元素的吸收運轉及積累特性,研發出含氨基酸硒的富硒果樹專用肥料,制定出富硒功能性保健果品的生產技術規程及其加工品的生產工藝流程。富硒功能性保健果品及其加工品生產技術有效提高樹體抗性、明顯降低農藥用量,生態效益顯著。
為加大該項成果的示范與推廣力度,項目組立足遼寧、輻射全國,在遼寧、北京、山東、河北、山西和新疆等環渤海灣、黃土高原及西北地區等我國果樹主產區建立試驗示范基地,集中展示富硒功能性保健果品及其加工品生產技術,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有效推動了我國果樹產業由“數量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的轉變,提升了我國果樹的市場競爭力,推動了果樹產業增效、果農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促進了和諧社會建設。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3年10月30日,全國已累計示范推廣功能性保健果品及其加工品生產技術2.9萬畝以上,新增經濟收益4.8億元以上。
在富硒功能性保健果品生產技術研發的基礎上,項目組將研究對象拓展到蔬菜、糧食、干果和花卉等作物,制定出富硒果菜、富硒葉菜、富硒西甜瓜、富硒榛子等的生產技術規程,由北京眾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面向全國推廣。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