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光明日報]組合生物合成研究獲重大突破
為新藥開發提供新的技術途徑
發布時間:2014-07-25
|來源: 《光明日報》2014年7月25日|作者:胡其峰
本報北京7月24日電 記者胡其峰24日從中國農科院獲悉,一項由中美科學家合作完成、針對聚酮化合物組合生物合成的研究近日獲得重大突破;該研究成果可為新一代藥物篩選提供新的候選化合物庫,同時為揭示天然聚酮類化合物的程序化合成機制,奠定了重要理論基礎,為新型藥物的開發提供了新的技術途徑。
組合生物合成技術,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擴展天然產物結構多樣性、形成新的生物合成途徑,從而產生非天然化合物的新方法。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林敏科研團隊與美國亞利桑那大學自然資源和環境學院教授莫爾納(Molnar)科研團隊,針對目前已經研究清楚的四種天然苯二酚內酯聚酮化合物的模式生物合成途徑,利用組合生物合成技術,實現一系列“非天然的”的聚酮類化合物的一步合成,這種“即插即用”的模塊化方法,可應用于結構多樣的全新化學物質的組合生物合成。
此項研究對于拓寬醫藥和農業生物活性物質的范圍,提供了新策略和新途徑,具有重要的理論研究與產業應用價值;相關論文已經在線發表在最近的美國科學院報(PNAS)上。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台湾青年学生访问团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参访交流2025-07-11 18:36:00
- 从病原体到肠道共生伙伴的新认知2025-07-11 18:27:00
- 黄麻纳米纤维素可作为微塑料的“解毒剂”2025-07-11 17:19:00
- 电化学传感平台可快速智能检测肉品新鲜度2025-07-11 17:15:00
- 高稳纳米抗菌肽捕获抑制耐药菌2025-07-11 16: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