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11日電(胡可璐)在5月11日舉行的“中國食品辟謠聯盟”十大乳業謠言新聞發布會上,農業部奶及奶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主任王加啟向與會者分享了中國奶產品質量安全研究成果。他表示,通過近三年風險評估研究,可以得出結論,我國奶產品在各項指標中與國外產品沒有太大差異,甚至一些指標優于國際標準,質量安全風險完全處于受控范圍內,整體情況為歷史最好水平。
王加啟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00年到2014年,全球奶業每年以2%的增長速度在增長。在肉蛋奶里面,奶增長的速度是最快的。全球人均奶類消費量已超過100公斤,而我國是30公斤。
據王加啟介紹,農業部奶產品風險評估實驗室組建了全國奶產品風險評估團隊。近三年對15個省份的奶產品質量安全進行了研究,并出版我國第一部中國奶產品質量安全研究報告。
這份研究報告指出,綜合各項指標來看,我國奶制品與國外產品并無太大差異。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2015年公布的數據,食品類不合格率是3.2%,而奶制品不合格率只有0.5%,奶制品的合格率遠高于一般食品。歐盟風險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2014年奶制品不合格率分別是1.4%、2.1%。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奶制品質量是有保障的。
根據2013年、2014年、2015年的檢測,我國生鮮乳中AFM1的含量每年在下降,遠低于標準限量值。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生鮮乳黃曲霉毒素含量是0.015,韓國是0.031,日本是0.085,歐盟標準是0.05,遠低于國際限量標準。
另一項數據表明,近三年我國生鮮乳的體細胞數分別達到200萬、100萬、50萬。歐盟的標準是40萬,美國的標準是75萬。
王加啟指出,從2008年到2015年,我國奶業規模化養殖從19%上升到50%。國家開展的風險評估研究、監測監管措施的實施以及政策引導等,大大提升了我國奶業生產水平。
在液態奶方面,通過國內23個城市的采樣發現,無論是UHT滅菌奶還是巴氏殺菌奶,國產和進口液態奶在黃曲霉毒素風險評估方面,沒有太大差異。鉛含量中,國產和進口的UHT滅菌奶和巴氏殺菌奶都在0.04%以下,沒有顯著差異。
但是,國產液態奶的保質期明顯短于進口液態奶。另外,國產液態奶上架時間明顯快于進口液態奶。國產的UHT奶63天就能上架,進口奶163天才能上架。
“如果你到新西蘭喝新西蘭的奶可能是好的,但是要把國外的奶運到國內再喝不一定就比國產奶好。牛奶是鮮活類食品,保質期越長、加工溫度越高,保持的活性價值就會大幅度降低。所以國產牛奶有很大優勢,喝你身邊的牛奶才能達到最好的營養。”王加啟說。
最后,王加啟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我國的生鮮乳中不存在人為添加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現象。
第二,隨著牛奶養殖方式快速轉變,生鮮乳各項安全指標不斷改善,某些指標和發達國家已經沒有差異。
第三,進口液態奶存在過熱加工或者復原乳的風險,消費者在消費時仍然要理性對待。
第四,優質乳是我國奶業發展方向,建議國家實施“優質乳工程”。只有明確標識,我國奶業才能充分發揮強大優勢。這需要國家制定鼓勵引導政策,鼓勵國產奶讓消費者更喜歡。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