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鄉村產業振興科技攻關行動推進會在四川省眉山市丹棱縣舉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原黨組書記、鄉村振興學院院長張合成,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曹永生,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鄉村振興協調指導處處長陳世雄,中國農業科學院重大任務局局長錢萬強,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所長胡向東、黨委書記毛世平,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所長楊永坤,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所長曹珂,農業農村部沼氣科學研究所所長孟海波,眉山市委副書記劉海,丹棱縣委書記曾建軍,縣長毛自林,以及中國農科院鄉村產業振興行動相關團隊,院屬相關研究所負責人,鄉村振興示范縣、定點幫扶縣代表等出席會議。
劉海介紹了眉山市在鄉村振興中的實踐探索與成效,并表示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深化與中國農科院的合作,推動科技與地方產業深度融合。曾建軍介紹了丹棱縣在科技賦能農業農村發展中的創新實踐與顯著成效,期待加強與中國農科院的戰略合作,推動農業科技創新成果在丹棱縣進一步落地轉化。陳世雄提出,鄉村產業振興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科技是核心驅動力,要立足國家戰略需求,強化科技攻關與成果轉化,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協同創新體系。
錢萬強詳細介紹了鄉村產業振興科技攻關行動的背景與工作要求。他表示,當前鄉村產業發展面臨技術碎片化、轉化效率低、產業鏈協同不足等現實瓶頸。鄉村產業振興科技攻關行動要全面響應國家戰略部署,精準聚焦產業痛點,通過重大任務局統籌協調,整合全院研究所的學科資源與科技平臺的創新力量,集中突破種源改良、智能裝備應用、綠色生產等關鍵技術,著力打通從實驗室到田間地頭的“科技最后一公里”,最終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系統性、一體化的科技支撐。
胡向東闡述了鄉村產業振興科技攻關行動的推進思路與重點任務。他介紹,行動任務聚焦優質果蔬、特色園藝、特種經作、特色畜禽全產業鏈技術集成,以及鄉村新興產業模式創新等。為確保行動任務落地見效,將堅持“全鏈條布局”,實現技術研發與產業需求的精準對接;突出“多學科協同”,組織農經、育種、農機等跨領域專家聯合攻關;深化“院地聯動”,與示范縣、幫扶縣建立長期合作機制,推動技術成果快速轉化為產業實效。
會議舉行了鄉村產業振興行動合作試點縣簽約儀式。中國農科院代表與試點縣代表簽約,這標志著科技攻關行動在地方的落地實施進入實質性階段。曹珂、姚明哲、張秀新、郭憲和王國剛等多位專家分別就重點領域的鄉村產業振興行動任務進行了詳細介紹。
曹永生表示,中國農科院作為農業科研“國家隊”,將充分發揮學科齊全、人才集聚的優勢,進一步深化院地合作,圍繞優質果蔬、特色園藝等重點領域,組建全產業鏈專家服務團,讓科技創新從“盆景”式的單點示范,轉變為“風景”般的全域推廣。同時,要強化統籌協調,整合全院資源,聚焦種源、智能裝備等“卡脖子”技術,集中力量攻關,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助力地方產業高質量發展。
張合成指出,本次鄉村產業振興科技攻關行動工作推進會有效凝聚了各方共識,明確了科技攻關的具體路徑。下一步,要始終聚焦“產業興旺”這一核心目標,各相關單位需強化責任擔當,將任務細化分解,確保每項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要切實推動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讓科研成果精準對接產業需求,通過院地協同等方式,加快技術轉化應用。通過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科技動力,為農業強國建設貢獻中國農科院的智慧和力量。
本次推進會的舉行,標志著中國農業科學院鄉村產業振興科技攻關行動進入全面實施階段。通過政產學研協同發力,科技成果將加速轉化為產業動能,為鄉村振興注入持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