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為更好發揮政府豬肉儲備調節作用,有效緩解生豬和豬肉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促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了《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 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
在此次《預案》中,除豬糧比價這一傳統指標外,針對生豬和豬肉預警指標增加了“能繁母豬存欄量變化率”和“36個大中城市精瘦肉平均零售價格”。
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看來,此舉豐富了此前的預警指標,為豬肉市場平穩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澳芊蹦肛i(存欄量變化率),具有先導性指標作用,可以通過能繁母豬存欄量的變化,對于未來8-10個月后生豬產能的變化做一個預警。還增加了36個大中城市豬肉零售價格的指標,這樣既從生產的角度,又從消費的角度,能夠對于整個豬肉價格的變化和生豬生產的變化進行關注?!敝煸鲇抡f。
此次的《預案》強調,對生豬和豬肉價格堅持“調高”與“調低”并重。簡單而言,當豬肉價格過低時,將啟動收儲以托住市場,價格過高時,將投放儲備以保障居民消費需要,推動價格向合理區間回落。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決策咨詢部研究員郭麗巖分析認為,當下生豬產能不斷恢復,豬肉價格穩中回落,出臺一整套保供穩價機制有利于穩住生產者預期,起到“定心丸”的作用。
此外,針對玉米、小麥、食用油、豬肉、蔬菜等重要民生商品,近日《關于完善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調控機制的意見》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實施?!兑庖姟窂娬{,必須加快完善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調控機制,有效化解民生商品供應和價格波動對群眾生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