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12月5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下屬企業——北京中環易達設施園藝科技有限公司在植物工廠創新成果發布會上,推出了最新研發成功的家庭版植物工廠以及家庭園藝系列產品,并與荷蘭飛利浦照明、日本三菱化學、松下(中國)電工、臺灣億光、揚子電器、歐琳集團等數十家國際知名企業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標志著我國首例家庭版植物工廠正式誕生,植物工廠研發的戰略聯盟正式形成,設施園藝最尖端技術的數字植物工廠將正式步入家庭生活。
記者在發布會現場看到,一個冰箱大小的裝置由10多個數字化智能系統組成,抽屜狀結構將系統分為蔬菜生產小區、育苗小區和食用菌小區,蔬菜生產小區采用三層立體栽培結構,每茬可定植葉菜45棵,年產蔬菜60—80公斤;育苗小區為單層結構,單茬育苗70—100株;食用菌小區為四層結構,單茬可放置菌棒4—8個。蔬菜生長全部采用白色LED為人工光源,比普通光源節能60%以上;系統內的溫度、濕度、光照、風速、營養液等都由PLC系統進行智能監控,操作極為簡便;作物所需的CO2氣肥主要由家庭成員的呼吸以及箱體內的食用菌供給,實現了低碳、環保、生態。這套裝置還引入了物聯網技術,人們可以在任何地點利用手機、筆記本、PDA等網絡終端隨時了解蔬菜長勢,調整控制參數,實現在線管理和遠程控制。
家庭版植物工廠的研發人員葛一峰告訴記者,這套系統能種植各類葉菜、香草和食用菌等,不施用任何農藥,蔬菜安全無污染,不僅能滿足家庭對安全、衛生、綠色蔬菜以及陶冶情操、親近自然的需求,還能吸收人居環境中的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的氧氣,為家庭及樓宇辦公創造“天然氧吧”,為都市生活增添無窮樂趣。
據介紹,植物工廠集現代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型材料、機械工程、人工環境控制等高技術于一體,產量可達露地栽培數十倍,甚至上百倍,而且還可在戈壁、荒漠、海島、水面、極地、太空甚至城市的摩天大樓里進行生產,是世界上公認的設施農業最高級發展階段,被認為是未來解決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的最有效技術手段。目前僅有日本、美國、荷蘭等少數發達國家掌握有關技術。
據了解,北京中環易達設施園藝科技有限公司秉承“科技引領農業,價值成就未來”的宗旨,以設施園藝領域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為己任,經過8年多的不懈努力,已成功掌握了植物工廠的核心技術要領,并獲得了30余項國家專利,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東京園藝博覽會、廣交會等眾多高端展會上,家庭版植物工廠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與會專家和企業代表一致認為,家庭版植物工廠的推出不僅會對都市生活產生重大影響,而且還有可能催生出一個巨大產業。(梁寶忠)
分享到
[農業部網]我國首例家庭版植物工廠誕生 即將正式步入家庭生活
發布時間:2010-12-07
|來源: 《農業部網》2010年12月7日|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