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至15日,2024年農業綠色發展論壇暨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研究會年會在湖南長沙召開。論壇以“農業綠色發展與新質生產力”為主題,圍繞“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的科學論斷,研討農業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模式、農業新技術突破方向,分享各領域、各地域在推動農業綠色發展實踐中的綠色生產模式和典型經驗,為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農業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謀劃新篇章?;顒佑芍袊r業綠色發展研究會主辦。
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研究會理事長,農業農村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余欣榮做了題為《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賦能農業強國建設》的主旨演講,從理論到實踐、國內到國際,全方位闡釋了新質生產力賦能農業強國建設的意義,并深入剖析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成就與短板。他指出,要正確把握農業中新質生產力的要義,制定基本原則和科學任務,通過聚焦表型組學、智能農機裝備等核心領域,加快實現農業全鏈條的智能化升級。他強調,要以理論和規劃研究、科技創新戰略、經營制度與政策改革為著力點,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院士、崖州灣國家實驗室主任李家洋做了題為《育種5.0時代展望:智能作物智造》的主旨演講。李家洋講述了作物育種從1.0到5.0的發展歷程,以具體實例展示分子設計育種在提高水稻產量、抗性和品質改良方面的重大突破,以及智能設計育種是未來競爭制高點。他強調,智能作物智造是未來育種5.0時代的一個核心,它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技術的深度融合為基礎,通過智能育種預測模型,賦能全基因組選擇、合成生物技術、精準基因編輯。作為育種技術革命性突破的主導方向,智能品種智造全面開啟了農業智能化發展的新時代。
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單楊做了題為《加強農產品加工儲運,發展綠色農業新質生產力》的主旨演講。單楊全面剖析了農產品加工儲運行業在推動農業現代化、實現鄉村全面振興中的關鍵作用。他認為,在當今智能化時代背景下,“綠色農業+綠色加工”方能全產業鏈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發展農產品加工儲運新質生產力,必須堅持“強基礎、樹品牌、建平臺”的“三三戰略”,打造農產品綠色加工儲運科技創新高地。
論壇交流環節邀請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所長吳文斌、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趙立欣等6位代表,從實踐探索、模式創新等角度進行交流發言,分享各自領域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成功經驗和有益做法。
吳文斌在《踐行綠色理念,推進智慧農田建設》中提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設智慧農田成為必然,智慧農田是以數智技術為特征的農田新模式。以天空地人一體化的農田感知技術、農田智能監測與診斷技術、農田利用智能決策與精準調控技術為特征的智慧農田,可實現多場景下高標準農田智能監測監管及綠色生產模式精準評價,為保障農業綠色發展提供強力引擎。
趙立欣在《發展低碳農業 建設農業強國》中詳細闡述了碳排放管理、低碳技術應用以及農業低碳發展模式在“雙碳”目標中的戰略意義,特別是“綠色種養循環模式”與“農業固碳示范區”建設,為解決農業與環境矛盾提供了創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