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防蟲技術在陵水農村應用成功,我非常欣慰!”3月6日,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農業界小組會議現場,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原黨組書記張合成在聽到住瓊全國政協委員,陵水黎族自治縣文羅鎮副鎮長、五星村黨總支書記黃麗萍講述五星村引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技術,豇豆產量增加、品質提升的消息后開心地表示。
去年全國兩會上,黃麗萍在小組發言中提及海南豇豆安全生產問題,引起農業界多位專家委員的關注。張合成就是其中一位,會后不久,他與黃麗萍取得聯系,帶領專家深入五星村田間地頭,查看豇豆種植情況,現場研究防蟲技術。去年9月,他再次到訪海南,邀請黃麗萍共商防蟲對策。
在張合成的組織下,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專家團隊與五星村村民座談交流,在村里設立豇豆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基地,引入土壤消毒+增施微生物菌劑、新型防蟲網阻隔+地膜覆蓋等技術開展試驗。
“新技術解決了薊馬豇豆蟲害問題,減少化學農藥用量80%以上,產量增產10%。”今年赴京參會,黃麗萍向張合成介紹了試驗示范成果,并代表村民向他表示了由衷的感謝。
“我經常去海南,這里是全國最優秀農業科研人才的聚集地。”張合成表示,海南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的影響力在國內首屈一指,是很多農業科研人員向往做研究的地方。以中國農業科學院為例,目前有200多名科研人員全天候、全過程在海南開展研究。
去年底,張合成帶領調研組前往海口市芳園村、三亞市博后村,實地考察海南美麗鄉村建設情況。“明顯感受到,海南近年來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莊更整潔、更宜居。”他告訴記者,有產業,才有人氣。希望海南繼續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重中之重和切入點,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使產業興旺成為農民最根本的安全感。
張合成還前往文昌市潭牛文昌雞加工基地,詳細了解海南地理標志產品運用情況。“地標產業對農民增收貢獻突出,土特產產業集群發展潛力巨大。”他建議,海南應加強對地理標志的重大價值研究和宣傳,以簡單易懂的方法來科普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知識,從生產發展,培育價值、挖掘特征、保護權益等方面來制定法律法規,以地理標志引領土特產業高質量發展。
“海南擁有獨具特色的資源優勢,農業發展勢頭強勁。”采訪中,張合成還希望海南能夠做好遠期規劃,給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推動國家南繁硅谷建設留足空間。“我將一如既往支持海南農業發展,也期待海南打好鄉村全面振興漂亮仗,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