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親近自然、放飛心情”為主題的“五一”踏青歡樂游活動,近日在亮麗北疆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青龍河草原成功啟動。
數月來因疫情宅在家里或限制出行的人們,自四月下旬開始興高采烈到這里踏青賞景,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撫愛,紓解往日沉悶的心緒情懷,人與自然和諧一體的美好氛圍躍然呈現在青龍河草原,一部“原野歡樂頌”交響樂曲融入大地云天。提供場景和資源、組織這些活動的是一家科研機構——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辦公地在呼和浩特市。
青龍河草原是中國農業科學院內蒙古草原研究所現代化草原建設的實驗示范基地。草原研究所作為全國唯一的國家級草原建設和草業發展的專業科研機構,1963年建所以來,為我國草原建設和草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草原研究所及所在的呼和浩特青龍河實驗基地不斷加強科技平臺建設,建成一大批國家級、省部級重點科研機構,主要有:國家種質多年生牧草圃、國家牧草改良中心、農業農村部牧草資源與利用重點實驗室、農業農村部草地生態與修復治理重點實驗室、中俄草地生態與可持續利用聯合實驗室、農業農村部草原畜牧業裝備科學觀測試驗站、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呼和浩特草種質資源與育種國家長期科研基地、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營養品質評價鑒定機構、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普示范基地、內蒙古科普示范基地等,在推進草原領域科技創新上獨樹一幟,遙遙領先。在新時代“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指引和科技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的形勢下,草原研究所依托科研轉化成果、服務社會多業并進。在加強青龍河現代化草原建設實驗示范基地基礎上,以改革創新思維和產業落地的行動,建設青龍河草原科技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基地景區,簡稱“青龍河草原景區”。
以草原科技研究成果著稱的中國農科院草原所,立足科技力量改革創新,跳出本位圈子融合發展,打造的青龍河草原景區呈現出誘人的前景。這一項目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滾動發展、不斷完善”的發展戰略,正在強化基礎設施,配套關聯產業,融合資源要素,提升服務水平,在科技和科研成果支撐下的產研融合+文旅融合領域無疑提供了實踐例證,為創新城郊游、科技園區游、四季生態游,從而產生大眾消費,拉動地方經濟增長效益明顯、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