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肅省皋蘭縣什川鎮,有一片被譽為“世界第一古梨園”的綠色奇跡。這里近萬株百年古梨樹與黃河、黃土高原共同構成了一個生生不息的農林復合系統。2013年,“什川古梨園系統”入選我國第一批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成為向世界展示中國黃河傳統農耕智慧的一個重要窗口。古梨園系統的核心要素包括珍稀的古梨樹種質資源、寶貴的復合用地技藝及其知識體系、獨特的梨園生態景觀及鄉土文化,自古以來一直是什川人民主要的食物來源和生計保障。
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什川古梨園系統”位于甘肅省皋蘭縣南部什川鎮境內,距離蘭州市區僅20公里。古梨園北依黃土高原,南臨黃河,形成了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農林生態系統。黃土高原在這里扮演著天然屏障的角色,既阻擋了北方寒流的侵襲,又攔截了來自南方的濕暖氣流,為梨園創造了穩定的濕暖小氣候環境。同時,高原上的野生杜梨為古梨園提供了寶貴的種質資源,豐富多樣的昆蟲種群則保障了梨花的授粉需求。黃河的滋養更是古梨園生生不息的關鍵。千百年來,黃河不僅為梨園提供了灌溉水源,其攜帶的泥沙還造就了肥沃的河谷土壤。歷史上,黃河還是梨農們養魚捕魚的場所,為梨農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基于自然的梨園傳統農耕,也為陸地野生動物提供了棲息和覓食地以及安全的遷徙廊道,并保護了黃河水生生物。
珍稀的古梨樹種質資源與多樣的生物寶庫。什川古梨園是全球稀有冬果梨和軟兒梨的古梨樹種質資源原生境保存地。園內現存百年以上古梨樹9400余株,其中最古老的已近500年樹齡。這些古梨樹不僅生命力頑強,還能通過根蘗萌發與枝條嫁接的方式延續種質,堪稱全球梨屬植物界的“活化石”。作為中國梨屬植物的起源地,以及栽培梨的原產地和主產區,什川古梨園保存著全球數量最大、品質最優的冬果梨和軟兒梨古樹群。園內還擁有20多個北方主要栽培梨品種和野生杜梨,是我國北方栽培梨的活態基因庫。這些珍稀古老種質通過嫁接,不僅惠及我國黃河流域,還遠播東亞和北美等梨產區。古梨園的自然生態系統同樣令人嘆服。梨園通過農林復合等間套作種植,園內共存著近20種農作物,棲息著20多種昆蟲雜草,土壤中更孕育著約350種細菌和460種真菌。這里既是農業生產的場所,也是巖羊等野生動物的覓食地和遷徙廊道,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系統整體。“什川古梨園系統”是全球稀有的古梨樹種質資源原生境保存地,是黃河沿岸農業生物多樣性的活態寶庫。
傳承千年的農耕智慧及其知識體系。走進梨園,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那些高達10米的參天古梨樹。面對如此高大的果樹,什川先民創造性地發明了“天把式”這一獨特的高空作業技藝。這項需要特制云梯農具的技藝,不僅考驗什川梨農的體力和技巧,更體現了對古梨樹和古梨園的敬畏之心。什川梨農還總結出一整套順應自然的病蟲害防控技藝:春季撣花、夏季堆沙、秋季抹泥、冬季刮皮整枝。這些看似簡單的土辦法,卻是幾百年實踐積累的自然病蟲害防治體系和古梨樹復壯秘訣。為應對黃河泛濫,先民們發明了梨樹高位嫁接技術,促進了梨樹長壽;為延長梨果保存期,創造了傳統的地窖儲存工藝。這些智慧結晶至今仍在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什川古梨園系統”是世界珍貴的梨園復合農作技藝及其知識體系的發祥地及傳承地,是什川人民的農耕智慧結晶。
四季如畫的梨園景觀和生生不息的文化傳承。什川古梨園農林復合的生態景觀之美,堪稱大自然的杰作。以什川黃河灣為中心,古梨樹星羅棋布,構成了一幅立體的山水畫卷。“春賞花、夏乘涼、秋摘果、冬觀雪”,古梨園一年四季皆是景。每年四月,萬畝梨花競相綻放,如雪似云,吸引著數十萬游客前來觀賞。古梨園與當地民居的融合形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幾乎每戶庭院都種植梨樹,房前屋后、道路兩旁,處處可見古梨樹的身影。這種“梨在村中,村在梨園”的庭院格局,不僅提高了農民收入,而且營造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詩意棲居。“什川古梨園系統”不僅是一個農林復合的農業生態系統,更是一部活態的農耕文明史。園內傳承著以“社火”為特色的民俗文化,來自梨園農耕的“梨園鼓子”“太平鼓”和“鐵芯子”等傳統表演藝術至今仍在節慶活動中大放異彩。當地的飲食文化同樣獨具特色。凍梨、梨膏等傳統食品,不僅延續了古法工藝,更承載著當地人的集體記憶。這些傳統文化如今正在通過農文旅融合煥發新的生機。凍梨、梨膏等特色產品通過電商走向全國,民俗表演成為吸引游客的亮點。當地政府還積極推動研學旅游,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古梨園的文化價值。“什川古梨園系統”擁有世界獨特的梨園生態景觀及鄉土文化,是弘揚黃河農耕文化的重要載體和發展農文旅產業的寶貴資源。
自古進出什川有旱路和水路兩條道。早期先民可以一年四季依靠羊皮筏子到達什川黃河西岸,再沿著岸邊川塬間的崎嶇山路,通過肩挑馬馱進出蘭州;或者在黃河豐水期,通過船只沿著黃河順流而下或逆流而上,經水路進出蘭州。1969年什川農民開始自籌資金,建設了進出什川古梨園的唯一通道“中國農民第一橋”,從此突破了黃河天塹。如今,從蘭州出發半小時即可抵達這片世外梨園。站在“什川古梨園系統”的制高點遠眺,黃河奔流不息,古梨樹蒼勁挺拔,讓人不禁感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偉大智慧。這片歷經數百年風雨依然生機勃勃的古梨園,不僅是一個可持續的農業及食物保障系統,更是黃河農耕智慧的生動體現。在全球生態環境面臨挑戰的今天,“什川古梨園系統”為我們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智慧,其保護與傳承值得全社會共同關注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