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科學網]我國農業科技整體水平與發達國家差距明顯縮小
9月20日,2018中國農業農村科技高峰論壇在京舉行,論壇主要發布《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報告(2012-2017)》《2017全球農業研究前沿分析解讀》《2017中國農業科技論文與專利全球競爭力分析》《2017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和《2017中國農業農村新技術、新產品和新裝備》等5個專項研究報告和智庫報告。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唐華俊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科技整體水平顯著提升,與發達國家差距明顯縮小。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由2012年的53.5%提高到2017年的57.5%,取得了超級稻、轉基因抗蟲棉、禽流感疫苗等一批突破性成果。主要農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達95%,畜禽水產供種能力不斷提升。2017年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7%。
《2017全球農業研究前沿分析解讀》基于科睿唯安ESI數據庫遴選出農業領域12個熱點前沿和2個新興前沿,主要集中在作物基因組技術、作物改良基礎與營養機制、漁業資源及海洋動物行為、授粉昆蟲健康問題,以及高新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等研究領域。其中2個新興前沿是“海洋酸化和暖化對海洋動物行為的影響”“致癭昆蟲對寄主植物的調控機制”。
此外,14個農業領域研究前沿核心論文Top產出國家和機構中,美、英、德、法位列前四,中國排名第5;中國科學院在機構中排名第12位。14個農業領域研究前沿施引論文Top產出國家和機構中,中國排名第二,僅次于美國;中國科學院在機構中排名第三,僅次于美國農業部和美國加州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華中農業大學和中國農業大學分別位居第7、第18和第20。
分析表明,中國在“十字花科作物功能基因組學與分子設計育種”、“植物基因組編輯技術研究及其在作物育種中的應用”、“高光譜成像與傳感器技術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的應用”和“生物煉制過程中的木質纖維素資源的降解轉化”4個熱點前沿中表現卓越。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梅旭榮告訴記者,科技論文全球競爭力分析結果顯示,2014-2016年間,我國農業領域論文產量不斷提高,共發表SCI論文49704篇,全球排名第2;論文總被引頻次218205,排名全球第2;學科規范化引文影響力指標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高被引論文發表量和Q1期刊論文發表量均在全球排名第2;國際合作論文發表量全球排名第3。
而專利全球競爭力分析結果顯示,2014-2016年間,我國農業發明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并且在園藝、害蟲引誘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飼料和肥料等領域相對技術優勢排名第一;中國有16家機構進入全球前50重要專利權人排名,其中中國科學院排名第2,中國農業科學院排名第4。
該論壇由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指導,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中國農學會共同主辦。據悉,論壇自2018年起將每年召開一次,打造中國農業科技智庫成果發布與交流對話的高端平臺和知名品牌。
- [科技日报]研究发现黄麻纳米纤维素可成益生菌“防护盾”2025-07-09 16:57:00
- [工人日报]生态低碳栽培显著提升茶园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2025-07-09 16:19:00
- 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阿维菌素的绿色制造新策略2025-07-09 16:18:00
- 光热储一体化新模式助力温室环控绿色转型2025-07-09 16:16:00
- 控制桃子软化速度的关键基因找到了2025-07-09 16: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