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北京10月13日訊 (記者 黃俊毅)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我國科學家成功構建出完整的番茄遺傳變異組圖譜,揭示了番茄育種的歷史,并為未來番茄育種指明了正確方向。該研究成果以長篇幅論文形式,在線發表于10月13日的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雜志。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所研究員、深圳農業基因組所副所長黃三文領導的國際番茄變異組研究團隊,在番茄變異組大數據的基礎上,對世界各地的360份番茄種質進行了重測序分析。研究發現,番茄果實變大經歷了從醋栗番茄到櫻桃番茄,再到大果栽培番茄的兩次進化過程。在此過程中,分別有5個和13個果實重量基因受到了人類的定向選擇。第5號染色體是決定鮮食番茄和加工番茄差異的主要基因組區域。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报]新研究提出绿盲蝽绿色防控新路径2025-08-20 19:24:00
- DNA甲基化动态调控棉花耐盐性2025-08-20 19:22:00
- 纳米塑料对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调控机理获破解2025-08-20 15:59:00
- [新华智见] 棉花也能生产虾青素?2025-08-20 10:24:00
- [中国科学报]我国高纬度特短生育期油菜亩产达284公斤2025-08-19 19: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