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北京10月13日訊 (記者 黃俊毅)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我國科學家成功構建出完整的番茄遺傳變異組圖譜,揭示了番茄育種的歷史,并為未來番茄育種指明了正確方向。該研究成果以長篇幅論文形式,在線發表于10月13日的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雜志。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所研究員、深圳農業基因組所副所長黃三文領導的國際番茄變異組研究團隊,在番茄變異組大數據的基礎上,對世界各地的360份番茄種質進行了重測序分析。研究發現,番茄果實變大經歷了從醋栗番茄到櫻桃番茄,再到大果栽培番茄的兩次進化過程。在此過程中,分別有5個和13個果實重量基因受到了人類的定向選擇。第5號染色體是決定鮮食番茄和加工番茄差異的主要基因組區域。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移动式智能灌溉泵站系统实现一体化供滤配功能2025-07-16 14:29:00
- [科技日报]水稻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出炉2025-07-16 09:30:00
- [人民日报海外版]种出更香更绿的好茶(科技瞭望)2025-07-16 09:00:00
- 全球首例体细胞克隆犏牛在西藏诞生2025-07-15 17:18:00
- [农民日报客户端]首个水稻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创建2025-07-15 1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