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履職記】
“我只是專心做兩件事,一件是專心做科研,一件是專心做委員。”前不久,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王靜獲評2022年度全國政協委員優秀履職獎,面對記者的采訪,她謙虛地說。
2022年,王靜專心科研,帶領團隊研發的“基于膠體金試紙條及移動終端的食品安全和體外診斷智能圖像識別技術和系統”專利技術被成功轉化。專心做委員,她最自豪的就是作為全國政協“鄉村振興讀書群”群主向總書記作匯報。
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看望政協委員并聽取建議時,王靜朗聲匯報:“我今天也是作為鄉村振興讀書群第八期群主發言。”
鄉村振興鑄華夏,書香政協漫中華。讀書群里有2000多位全國政協委員,鄉村振興讀書群定期重點讀一本書,群主負責組織導讀并協助組織線上線下讀書活動。
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經過推薦請王靜當第八期群主,作為讀書積極分子,她硬著頭皮答應了:“我內心非常惶恐,委員們都是智者,各領風騷、滿腹經綸。雖不知道自己能否勝任,但這是作為委員的責任和義務。”
“各位委員、書友好!”自從當上群主,王靜早起晚睡、全天上線,不僅每天領學讀書,還協助主持了多場線上線下集中討論。
“通過委員讀書這一履職實踐,讓我‘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的本領大大提高,現在我把讀書貫穿到調查研究、協商議政、凝聚共識、自身建設等委員履職全過程、各環節,正應了汪洋主席說的:委員讀書既要有濃濃的書香味,也要有鮮明的‘政協味’。”王靜深感獲益匪淺。
5年履職,王靜堅持不做外行事、不說外行話。
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王靜提交了《關于破解科技成果轉化落地難的提案》,筆觸間是她和團隊多年來的實踐、思考和擔憂:“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專利數量存在嚴重‘虛胖’,質量堪憂。在中國政府十分重視成果轉化的今天,科技成果產業化率低已然不是政策扶持不夠、企業創新意識不足、成果需求不旺的問題。”
她將科技成果轉化的現實困難和障礙掰開了、揉碎了——“甚至為了科研項目結題單純‘制造成果’,這樣的‘成果’自然難逃被市場淘汰的命運。”“在職稱晉升、科技成果獎勵時,普遍只看第一單位、第一作者,導致科研工作者或團隊缺乏與他人合作的動力,不愿意坐‘冷板凳’,大都做自己能獨立完成的短平快‘小’成果。”最后,筆鋒一展,她提出了三項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落地的建議。
“您的提案被列為重點提案,我們承辦!”很快,王靜就接到了國家知識產權局打來的電話。
這是王靜入選的第二件全國政協重點提案,它也被選入全國政協2022年度60件好提案。“履職5年,2件重點提案,這是對我當委員最好的鼓勵。”她的神情既高興又害羞。
記者手記
5年前的教師節,記者第一次見到王靜委員。至今記得,她辦公室的書籍、文件、證書、照片擺放得整整齊齊、一塵不染,辦公桌前一大束盛放的鮮花,是學生們送給她的教師節禮物。人如其花、人如其名,平日里的王靜大方、開朗,愛笑、愛學習,唯獨聽到別人夸獎自己時,會不好意思地說:“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政協委員,普通的科研工作者,并沒有做什么特別的事。”然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件件提案,一項項專利,都是無言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