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郭予元院士誕辰90周年紀念暨銅像揭幕儀式在中國農科院植保所舉行。郭予元院士是我國著名的農業昆蟲學家、植物保護學家。他始終扎根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立足生產實際,嚴謹治學、潛心研究,堅守在農業戰線65年,矢志不渝推進植保科技創新,在多個研究領域樹立起科技創新的豐碑。
郭予元院士引領性地創建了適用于植保科學試驗的一套統計分析方法,對植保試驗的科學設計和統計分析、病蟲害的科學測報和防治等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創新性地改變了小麥吸漿蟲的施藥策略并集成綜合防控技術,并集成抗性品種、天敵保護利用等綜合防控技術,進行了大面積推廣應用;他創造性地建立了棉鈴蟲綜合防治技術體系,制定了“一代監測、二代保頂、三代保蕾、四代保鈴”的棉鈴蟲防治策略和“加強測報、適時施藥、合理用藥、綜合防治”的抗性治理策略;他原創性地提出了我國農作物病蟲草鼠害綜合防治技術研究需分三個階段發展的思想,即從以單種病蟲為對象轉變為以一種作物的多病蟲為對象,再進一步發展為以生態區多作物多病蟲復合群體為對象,使得制定的防控對策更加符合客觀需要;他前瞻性地開展了棉鈴蟲遷飛機制、寄主植物-棉鈴蟲-天敵的互作關系研究,填補了中國對昆蟲觸角感受氣味物質研究在分子水平上的空白,開啟了棉花害蟲基礎研究新領域。
儀式上,播放了郭予元院士珍貴的影像資料,回顧了郭予元院士的生平和學術貢獻。與會人員深情追憶了他的求實創新、勇攀高峰,嚴謹治學、獎掖后學,言傳身教、愛崗敬業的崇高精神品質以及他為農作物害蟲綜合治理理論創新與實踐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科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孔明號召全院科研人員以解決我國農業發展重大科技問題為己任,繼承發揚老一輩科學家精神,弘揚新時代農科文化,堅持“四個面向”,胸懷“國之大者”,篤行不怠、求實創新,為推動農業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