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也是地球生命共同體的血脈和根基。近日,以“生物多樣性—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在行動”為主題的“生物多樣性開放日”科普活動在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舉行。活動由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委員會、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主辦,農業農村部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中心、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承辦。共計100余人參加此次活動。
在科普講座現場,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項目管理部主任白香東、國家葡萄桃種質資源圃(鄭州)主任王力榮研究員、國家棉花種質資源庫(安陽)賈銀華副研究員分別以“豐富多彩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公益實踐”“豐富多彩的果樹種質資源—美好生活的種子”和“從潔白如雪到五彩繽紛—彩色棉花塑造多彩人生”為題,深入淺出地向青少年們普及了農作物種質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知識,介紹了中國在保護生物多樣性中所做的工作,以及在生物多樣性國際履約中的大國擔當。
多樣的花瓣類型
種質資源是世界糧食安全的基石。農作物種質資源的保護與利用,在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糧食、水果、蔬菜、畜禽水產、森林植被、花卉等都存在豐富的多樣性。
王力榮說,以鄭果所種質資源保護為例,現保存果樹、西瓜和甜瓜種質資源超過1萬份,包含有野生種、地方品種、國外引種、選育品種(系)等多種類型,按照樹種分類,有蘋果、梨、桃、葡萄、獼猴桃、石榴、櫻桃、李、杏、柿、草莓、無花果、果桑、西瓜和甜瓜15類水果的145個種。利用這些豐富的種質資源,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科學家培育出一大批果樹瓜類新品種,豐富了大家的“果盤子”,充盈了果農的“錢袋子”,創造了一批獨一無二的“新基因、新種質、新品種”。
(本文圖片由中國農科院鄭果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