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從江西吉安市遂川縣“稻-稻-油”模式短生育期油菜品種觀摩活動現場傳來喜訊,經中國作物學會油料專業委員會組織專家田間評價,遂川縣雩田鎮堂境村100畝“稻-稻-油”周年輪作連片種植的短生育期油菜新品種“中油早1號”,分段機械實收畝產達166.05公斤,畝產油量約73.33公斤(含油量按44.16%計算),產量比當地主推油菜品種增加50.95%,生育期約170天,創造了“稻-稻-油”三熟制模式下油菜百畝機收實產新紀錄。
根據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運用遙感技術科學測算,2021-2022年度我國南方15省市超過120天冬閑的耕地約2.1億畝。其中可發展“稻-稻(再)-油”模式的面積按50%估算,面積達1.05億畝,按照目前“中油早1號”示范單產8折后計算,可實現每年增加油菜籽約1395萬噸,增加菜籽油供給約616萬噸,使食用植物油自給率提高約14.5個百分點,增加優質飼料蛋白約760萬噸,對促進糧油兼豐、保障食用油供給安全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