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 “五級聯合攻關”破解產業發展難題
北京市延慶區延慶鎮廣積屯村的農戶李永明家里種植了6個春秋棚的彩椒,由于連續種植了15年,近幾年棚里的薊馬危害逐年加重,對彩椒的產量和收益影響非常大,這可把李永明愁壞了。然而,今年李永明不用再為薊馬蟲害愁眉不展了:“自從去年加入了‘五級聯合攻關’之后,專家們給我們村引入好多項防控薊馬的新技術、新產品,薊馬防控的難題越來越有希望解決了”。
李永明口中說的“五級聯合攻關”,是指2022年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北京市植物保護站、延慶區農業農村局共同針對番茄、辣椒、草莓、白菜、西瓜、生菜、玉米、谷子8種主栽作物上制約產業發展的疑難病蟲害問題,啟動的延慶區8種作物疑難病蟲害“五級聯合攻關”工作。這項工作是“黨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路徑的探索和嘗試,通過黨建引領,凝聚國家、市、區、鄉鎮、村五級人才力量和技術優勢,形成解決延慶農業綠色產業發展難題的合力,打通“產學研”最后一公里。
“五級聯合攻關”充分發揮了各級機構人員的技術與資源優勢:第一級為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作為國家級科研機構,其在農作物病蟲害防控方面積累了豐厚的科技創新與科研成果;第二級為北京市植物保護站,在農作物病蟲害防控技術研發推廣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和推廣體系;第三級為延慶區農業農村局,具有綠色有機農業示范區創建的需求和技術示范展示的平臺;第四級是延慶各鄉鎮,具有經驗豐富的技術推廣人員;第五級則是各示范基地或者農戶,對病蟲害防治技術有著迫切的需求。產業有需求、問題有技術、推廣有體系、示范有平臺,“五級聯合攻關”互補聯動,“產學研”一體推進。
一年來,為確保“五級聯合攻關”工作順利開展,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北京市植物保護站、延慶區農業農村局分別在項目支持、技術引進、田間服務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建立了一種以生產需求引領科技創新、以生產效益促進成果轉化的五級資源聚焦、技術集成推廣、服務人才培養的新機制。
李永明所在的延慶區延慶鎮廣積屯村,現有種植彩椒的春秋棚571棟,是北京市最大的彩椒種植區。通過“五級聯合攻關”,村里引入了白僵菌技術、綠僵菌技術、食誘增效技術、天敵防控技術、紫外線阻斷膜技術、害蟲免疫抑制防控技術、蛋白質免疫誘抗劑防治病毒病等技術,截至目前,示范棚室平均減少化學農藥用量25%,增產7%,畝均收益同比增加600余元。同時,專家們也正在對上述技術進行優化和整合,逐步提高防效、降低成本,保障彩椒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延慶區康莊鎮西紅寺村的西瓜種植大棚有101棟,是延慶區最大的吊蔓西瓜種植區。西紅寺村從2009年起連續種植西瓜14年,根結線蟲病、紅蜘蛛等問題突出。2023年五級聯合攻關在延慶區春茬西瓜示范推廣綠色防控技術390畝,引入了淡紫擬青霉技術、枯草芽孢桿菌技術、銀灰膜+防蟲網+色板誘殺技術、天敵防控等技術后,病蟲害防控效果明顯,試驗棚無根結線蟲侵染,平均增產6.6%,最高增產15.7%,瓜農收益比去年同期每畝增加2000元。
近日,“五級聯合攻關”在延慶組織召開了現場觀摩和一周年工作總結交流,進一步總結前期工作成效、謀劃后續工作計劃。“五級聯合攻關”工作將持續推動延慶區乃至北京市的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水平提升,切實發揮好以黨建引領業務工作開展,以綠色防控推進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的作用。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