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稻瘟菌侵染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生產上最嚴重的真菌病害。如何才能降低稻瘟病侵害?近日,一項新的發現提供了契機,中國科學家們克隆了稻瘟病廣譜抗病基因并應用于生產實踐。同時,還發現了該抗病基因為介導的抗病機制,及一種泛素連接酶對該基因產生的調控機制。
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寧約瑟研究員介紹,通過基因層面的研究,團隊科學家發現了該抗病基因的作用機制,這為創制新的病害防控策略和抗病分子育種奠定了理論基礎。其中,鑒定和利用抗病基因,是防控稻瘟病最為經濟、有效和環保的策略。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資助。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創新團隊完成,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