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農民日報]全國科技團隊“會診”南方稻區鎘污染
本報訊(記者張振中)農產品重金屬污染問題關系到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3月29日,南方地區稻米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控創新行動啟動會在湖南召開,由中國農科院牽頭組織,全國最強專家團隊齊聚一堂,為重金屬污染“把脈會診”,以積極行動回應社會關切,為保障糧食生產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技術支撐。
據項目負責人、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研究員劉仲齊介紹,我國重金屬污染特別是南方地區稻米鎘污染是長期的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等眾多污染疊加形成的,污染范圍廣、面積大,與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相比,不易發現,隱蔽性強,滯留時間長,具有累積性,治理難度大。目前,重金屬污染防控技術研究主要停留在單項技術上,大部分尚處于研究試驗階段,缺乏技術的集成配套,經濟性不高、操作性不強、適用范圍受限,實際修復效率低,尤其是在重金屬污染修復方面,尚未找到適合我國國情的、可復制易推廣、適合大規模農田治理的成熟綜合技術措施。
農產品重金屬污染防治存在長期性與艱巨性,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就綜合防控工作作出一系列的部署。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切實抓好重金屬污染防護工作;最近國務院專門批復了《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總體規劃(2014-2018年)》和《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把重金屬污染防治作為重要內容,提出了明確要求和目標任務。
因此,在農業部、財政部等部委的支持下,由中國農科院牽頭,打通部門、學科、單位界限,組織跨學科、跨領域的協同攻關。中國農科院集中全國優勢力量,將科技創新工程第一個區域發展類協同創新行動鎖定稻米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控,而稻米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控又首先聚焦“稻米鎘污染”治理。
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陳萌山說,此次協同創新行動啟動了近年來全國最大、最強的科研團隊,僅中國農科院就投入科技專家160余人,還整合了湖南、湖北、廣西等地的專家資源,強化優勢互補,解決實際問題。中國農科院集中全國頂級專家,密切協作,從重金屬鎘污染特征與遷轉規律,從稻米重金屬污染過程防控、末端治理、綜合防控技術示范等不同環節開展協同創新,力爭形成一系列適合不同區域的先進、適用、易行的技術體系,切實從技術層面解決好重金屬污染等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熱點、焦點問題,為政府部門決策提供技術支撐和服務。
- [央广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阳山水蜜桃”真假难辨 农产品“蹭名牌”现象为何屡禁不止2025-07-14 15:48:00
- [光明日报]桃多组学数据库发布,全流程覆盖基因挖掘到分子设计2025-07-14 15:45:00
- [科技日报]所创制具有改善记忆功能的磷脂绿色合成新方法2025-07-13 16:52:00
- [工人日报]能改善记忆功能的磷脂绿色合成新方法创制成功2025-07-12 16:54:00
- [经济日报]新茶饮新表达2025-07-12 09: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