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國際學術交流、共享薯類食品科學與技術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推動薯類食品科學與技術研究成果的轉化應用,11月28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在京舉辦2024年國際薯類加工技術與裝備研討會。來自中國、泰國、新西蘭、阿根廷、斯里蘭卡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重點龍頭企業代表出席會議。
2024年國際薯類加工技術與裝備研討會開幕式現場。
加工所所長王鳳忠研究員表示,薯類加工技術與裝備創新是全球共同關注的課題。當前,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一輪又一輪的變革,產業創新也在不斷釋放出更加強勁的動力。在國際合作網絡日益緊密的背景下,科技領域的“引進來”與“走出去”正成為推動全球薯類加工技術與裝備進步的重要引擎。只有堅持合作創新,共同應對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才能實現自身的發展,同時造福全球各國人民。
中國作物學會甘薯專業委員會名譽會長馬代夫研究員表示,農產品加工業既與農業密不可分,又與工商業緊密相聯,是建設農業強國,實現農業現代化重要的支撐力量和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副產物深度開發與高值化利用,可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農作物產品營養健康價值和實現綠色低碳產業的發展,在資源有效利用和保護生態環境安全上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強研究員,國家木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張振文研究員,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徐建飛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商標品牌研究院首席專家陳冠教授,中國農業科學院薯類食品科學與技術創新團隊資深首席、中國淀粉工業協會甘薯淀粉分會會長木泰華研究員,新西蘭梅西大學食品與先進技術學院Jaspreet Singh教授,泰國農業大學木薯淀粉技術研究中心Klanarong Sriroth教授作大會主旨報告;中國農業科學院薯類食品科學與技術創新團隊首席孫紅男研究員,泰國那黎宣大學農業、自然資源與環境學院Peerasak Chaiprasart副教授,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農產品加工裝備研究所執行所長呂黃珍研究員,斯里蘭卡烏瓦韋拉薩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系Niluni M. Wijesundara副教授與Melani P. M. Arachchige副教授,阿根廷拉普拉塔大學食品低溫技術研發中心Santiago E. Suarez博士,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陳青研究員作專題報告;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靳艷玲研究員等5位青年作青年報告;重慶市彭水縣晶絲苕粉集團有限公司張小洪董事長等發布了企業成果;中國農業科學院薯類食品科學與技術創新團隊馬夢梅博士與北京市海樂達食品有限公司李良工副總經理、中國農業科學院薯類食品科學與技術創新團隊張苗副研究員與南陽市固德威機械裝備公司楊圃總經理聯合發布了科企成果。
圓桌討論環節,與會專家們就“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薯類加工提質增效”這一議題展開探討,圍繞薯類加工質量與效率的提升、副產物的高值化利用途徑和策略,以及品牌建設的成功案例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為應對薯類產業所面臨的挑戰提供了寶貴的思路。
會議還設置了產品展覽展示環節,北京市海樂達食品有限公司、重慶市彭水縣晶絲苕粉集團有限公司等10家單位展示了甘薯糕點、烤甘薯、甘薯饅頭、苕粉、酸辣粉等系列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