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在新疆昌吉召開科技援疆工作推進會。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科院院長吳孔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副主席麥爾丹·木蓋提出席會議。中國農科院副院長梅旭榮主持會議。
新疆自然條件得天獨厚,一直是我國重要農產品生產基地,在增糧、增油、增畜等方面潛力巨大。2022年,新疆糧食單產達497公斤,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10公斤,近三年年均外調糧食231.5萬噸,居全國第7位。2022年,新疆棉花種植面積3745萬畝,占全國種植面積的80%,棉花產量占全國總產量90%以上,戰略作用不可替代。新疆的紅棗、葡萄、杏子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多年居全國第一,葡萄、番茄、辣椒、哈密瓜、紅花、枸杞等特色農產品質優價好,牛羊等畜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
根據有關研究和預測,通過優化配置新疆的水土資源,2023年全疆糧食種植面積較上年可增加482.6萬畝,產能可增加226萬噸。做好科技援疆工作,大力開展集成創新和技術配套熟化,建立健全大面積提升單產的技術體系,有利于推動新疆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障能力再上一個新臺階,為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作出更大貢獻。
吳孔明指出,對中國農科院而言,科技援疆既是政治責任,也是自身使命,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聚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和重點任務,全力推動新疆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中國農科院黨組高度重視科技援疆工作,組織全院廣大科技人員積極投身科技援疆主戰場,目前有院屬20個研究所115個工作團隊的1046名專家在新疆開展工作。
吳孔明表示,中國農科院將聚焦四類科技問題加快科技創新。一要著力解決水資源短缺。二要著力防控外來生物入侵。三要著力提升設施農業裝備水平。四要著力強化綠色發展技術供給。將聚焦六大產業強化科技支撐。一是強化新疆糧食高產穩產的科技支撐。二是強化新疆優質棉基地建設科技支撐。三是強化新疆現代畜牧業發展的科技支撐。四是強化新疆現代林果業提質增效的科技支撐。五是強化新疆現代種業發展的科技支撐。六是強化新疆特色農產品加工業科技支撐。將聚焦新疆建設農業強區助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隊伍。一是壯大科技人才隊伍。二是打造特色農業創新團隊。三是提升基層科技人員技術服務能力。
會上,中國農科院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簽署了農業科技合作補充協議,為中國農科院棉花產業專家團進行了授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與中國農科院明確了2023年度合作重點任務清單。西部中心、昌吉農高區、新疆農科院作了交流發言。
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二級巡視員繆建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常委、副政委劉新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郝勤芳,自治區及兵團有關部門,中國農科院機關有關部門及院屬有關研究所代表參加會議。
(中國農業科學院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