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事遙感監測10多年,一直聽國外的專家和以前的同事講,在歐美遙感服務市場,農業遙感服務非常成功,占據了最主要的市場份額,例如農業保險期貨是他們最大的盈利點。因此,在歐美有很多成功的農業遙感服務公司,但這一切似乎離我們非常遙遠。”近日,在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發展論壇暨國家智慧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大會上,中科遙感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嚴宇的話引起了很多與會者的共鳴。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唐華俊指出,我國正處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也就是將要進入農業4.0階段——智慧農業。
并行發展的智慧農業
“我國農業發展的1.0、2.0、3.0、4.0階段是并存的。以信息技術助推農業的轉型升級,智慧農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唐華俊指出,智慧農業是一個新概念或新方向。
唐華俊認為,智慧農業就是更好地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智能控制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實現精準化種植、互聯網銷售、智能化決策和社會化服務,實現全程智能化管理。
中科院院士周成虎舉例說,圍繞國家糧食安全,智慧農業可以做農業生產要素潛力遙感分析,以評估全球、全國或區域天氣狀況,甚至是霧霾對農業生產有多少影響。而在微觀層面,農戶可利用農業大數據進行作物生長監測。周成虎表示,相關數據產品正在開發當中。
唐華俊強調,2030年智慧農業的產業規?;驅⑦_到兩三萬億元的產值,是非常大的一個產業。然而,“在基礎方面,例如地塊尺度的農田大數據建設現在還差得很遠,尤其是相關數據的積累,這也是今后智慧農業數據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唐華俊看來,要想把握住智慧農業的巨大市場契機,首先要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包括信息采集、分析、應用相關的一些技術和平臺建設;實現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的深度融合,并在生產中得到更好的應用。
他表示,這些都“迫切需要盡快加強智慧農業相關技術的聯合攻關、技術創新,包括系統集成和標準規范,為我們國家農業的發展提供更好、更多、更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需體制機制創新
在專家看來,智慧農業就是農業信息化的高級階段。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副司長王小兵認為,信息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制高點,但我國的農業信息化與先進發達國家以及國內的其他行業仍存在較大差距。
“在農業信息技術研發創新運用方面還處在起步階段,必須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加快農業信息技術創新步伐,加快改變受制于人的局面。”王小兵說,農業信息技術面對的都是生命體,與生物技術的交叉融合是新趨勢。農業信息技術創新是一項復雜而系統的工程,必須加快體制機制創新。
即將過去的2016年是開啟農業農村信息化新征程的一年。王小兵總結道,從互聯網+現代農業三年行動計劃,十三五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農業農村大數據的試點方案,到全國互聯網+現代農業工作會議,其中的發展方向就是智慧農業。“未來10到20年是信息化與農業現代化形成歷史性交匯的重大機遇期,發展前景廣闊而美好。”他說。
為提升農業競爭力提供方案
國家智慧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正是在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大背景下,響應國家農業信息化建設需求,而成立的一個整合多方面、多層次優勢科研、教學、企業資源的專業聯盟。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所長王道龍介紹,聯盟的成立可以推動農業產業鏈改造升級,由人工走向智能,實現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滲透、融合發展,提升農業競爭力,并實現農業精細化、高效化、綠色化發展?;诖耍瑒撔侣撁说某闪⒒蛟S能為本文開頭提到的嚴宇的困惑找到解決方案。
不過,王小兵強調,在創新聯盟工作過程中,首先要加大自主創新力度,集中精力攻克一批顛覆性的技術。其次,要加大機制創新力度,盡快形成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推進的機制。第三,加大推廣應用力度,讓農民得到實惠。第四,加大基礎研究領域的投入,包括農業信息化理論的研究、動植物數據信息的傳感采集、數據分析與生長模型以及農業信息化標準等基礎性的研究。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