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我有幸成為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第八批(兵團第五批)援疆干部,奔赴天山南北,書寫了援疆人生。“早融入、勇擔當、樹形象”是我對三年援疆工作的總結。
一、積極融入,使命感責任感不斷增強堅定思想,瞄準目標。下定決心,要積極融入,以促穩定助發展為己任,瞄準實現兵團“穩定器、大熔爐、示范區”的戰略目標和新疆長治久安的長遠目標,積極作為,馳而不息。
全家援疆,扎根兵團。為了對得起“援疆干部”這份榮耀和責任,我毅然選擇舉家援疆,兒子在石河子一小上學,愛人在農墾院信息所上班,全家融入了兵團生活,點燃了助力兵團發展的星星之火。我的家庭因此獲得了“新疆農墾科學院2016年度和諧小康家庭”的美譽。
二、擔當奉獻,創新創業能力持續提高到新疆后,我全身心投入,經過一年多的籌備和努力,新疆農墾科學院植保所于2015年8月8日正式掛牌,這對新疆農墾科學院甚至對兵團植保事業和現代農業發展均具有里程碑式意義。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科院副院長吳孔明在成立大會上強調:“新疆農墾科學院植保所的成立不僅是兵團的大事,更是我國植物保護學界的一件幸事,必將載入我國植物保護學科發展史冊。”
截至目前,植保所科研活動已步入正軌,主持和參加國家、兵團等各類科技計劃項目8項,累計合同經費1253萬元,留所經費441萬元,比三年前增長了5倍。同時,強化人才引進,研究隊伍不斷壯大。
協同創新,融合發展。利用援疆干部的身份,堅持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三年共組織200人規模學術會議兩次,小型學術及培訓會議10余次。先后推動中國農科院、中國農大、浙江大學等10余家單位到新疆農墾科學院對接交流,并推動簽署科技協同創新協議5項,共同承擔國家重大科技計劃項目6項。
三、交流交融,樹立援疆干部良好形象強化廉潔擔當,爭當創業先鋒。積極傳承和弘揚新疆精神、兵團精神,恪守艱苦創業、實干擔當的工作原則,謀定而后動,行穩致遠,促使新疆農墾科學院植保所從無到有,從理念到藍圖,從方案到實踐,成為構建兵團植保科技創新體系的開創之舉。
強化交友攀親,爭當團結信使。積極參加組團結親活動,新疆農墾科學院7位援疆干部和5戶維族家庭、兩戶回族家庭結成親戚,搭建民族融合、民心相通的快速通道。
三年援疆路,一生兵團情。在我們心里,援疆工作永遠在路上,新疆永遠都是我們援友最溫暖的第二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