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中國農科院在京發布《中國農業綠色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由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研究會和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牽頭編制的這份《報告》,以客觀、權威數據為支撐,系統反映了2018-2019年我國農業綠色發展的總體水平、重大行動和重要進展。
在框架上,《報告》既保留了資源節約保育、產地環境保護、生態系統修復、人居環境整治等核心板塊,同時增加了綠色發展的定量評價、十大突破性技術和十大典型案例等新內容;在內容上,《報告》突出了定量評價,用數據說話,提高農業綠色發展評價的精準性和科學性。
《報告》基于農業綠色發展的核心要義和現有數據基礎,首次構建了農業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及綠色發展指數模型,并對全國及第一批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進行了試評價,定量明晰了農業綠色發展的現狀水平與短板制約。
《報告》顯示,2018-2019年我國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實現良好開局,主要在七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一、全國農業綠色發展總體水平顯著提高。2018年全國農業綠色發展指數為76.12,較2012年提高了3.63%。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綠色發展指數83.05,高出全國水平9.1%。但先行區間發展不平衡。
二、農業生產方式持續向綠色化轉型。2018年,全國共建設全程綠色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100個,綠色食品產地環境監測面積達到1.57億畝,同比增長3.29%。“兩品一標”獲證產品37765個,同比增加18.0%。農產品抽檢總體合格率為97.5%,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
三、農業資源節約與保育不斷加強。2019年全國耕地質量平均等級為4.76,較2014年提升了0.35個等級。其中,一至三等優質耕地面積占比較2014年提升3.94個百分點。2018年全國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54,比2012年增加0.038。
四、農業產地環境治理成效顯著。2019年,三大糧食作物化肥利用率達到37.8%、比2013年提高6.2個百分點;農藥平均利用率為39.8%,比2013年提高4.8個百分點。2018年全國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45%,較2017年提高了1.77個百分點。
五、農業生態系統保護取得明顯進展。完善休漁禁漁制度,水生生物資源快速下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2018年全國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到55.7%,較2012年提高1.9個百分點。
六、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2019年,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全國84%以上的行政村,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60%,村莊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善。
七、農業綠色發展支撐能力逐步提高。初步形成10項農業綠色發展標志性關鍵技術,推動以農業技術體系、標準體系、產業體系、經營體系、政策體系和數字體系為重點的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支撐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