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等單位研發了以小桐子、光皮樹、廢棄油脂等非食用油脂資源為原料轉化成生物柴油的關鍵技術,并獲得2014年度中國農科院科技成果獎一等獎。
據介紹,這項生物柴油轉化技術包括非食用油脂資源預處理關鍵技術、高效油脂制取與回收技術和關鍵設備、適于不同原料的高效轉化技術和實現生物柴油產品質量穩態化的多功能品質改良劑等。
我國每年產生廢棄油脂200萬噸以上,并且可種植能源油料的邊際性土地利用潛力巨大,擁有小桐子、光皮樹等能源油料資源數十種。利用非食用油脂資源發展生物柴油既可緩解能源緊缺、促進邊際性土地利用和生態保護,還可避免廢棄油脂直接排放污染環境或重回餐桌危害健康。
項目創新團隊負責人黃鳳洪介紹,這項技術真正實現了“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它突破了原有技術轉化率低、能耗高、廢水排放大、產品質量不穩定等一系列瓶頸,解決了因缺乏高效的非食用油脂資源生物柴油轉化技術而導致我國生物質能產業發展受制的難題。
在預處理技術、高效轉化技術和配套工程技術方面,該技術表現出高效率、低成本的特點。例如其研制的雙向分級聚結技術開發出高效油水分離裝置,分離效率達93%以上,可廣泛用于餐飲、食品油脂加工企業的含油廢水回收;開發的多功能生物柴油品質改良劑,顯著提高了生物柴油產品的氧化安定性和低溫流動性。
據悉,上述成果已獲國家專利12項,其中發明專利10項,獲發明展覽會獎2項,在國內湖北、湖南、河北等省和柬埔寨的多家企業推廣應用。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生物电化学技术破解稻田汞难题2025-07-10 17:25:00
- [经济日报]桃多组学数据库发布2025-07-10 17:15:00
- [经济日报]控制桃子软化速度的关键基因找到了2025-07-10 17:13:00
- [CCTV-13]《新闻直播间》国家统计局 今年我国夏粮稳产丰收 产量2994.8亿斤2025-07-10 15:46:00
- [人民日报]科学家发现提高小麦抗旱性新途径2025-07-10 14: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