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主辦,植保所和國際應用生物科學中心(CABI)東亞與東南亞中心共同承辦的第十七屆"農業農村部-CABI生物安全聯合實驗室"聯合指導委員會年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孫坦表示,中國農科院與CABI合作40余年,聯合實驗室已成為農業科研領域重要國際合作平臺。2024年,不僅新建聯合實驗室的內蒙古分中心,與歐洲實驗室開展青年人才的國際化培養也取得實質性成效。未來,中國農科院愿進一步深化與CABI的戰略合作,推動聯合實驗室成為更開放的平臺,促進病蟲害聯防聯控、綠色植保技術推廣,并期待CABI積極參與中國農科院牽頭的重點國際合作項目和重大活動,共同助力保障全球糧食安全。
聯合指導委員會審議通過了2024年聯合實驗室工作報告,批準了2025年工作計劃和預算建議,更新確認了指導委員會雙方成員,并一致推選農業農村部國合司副司長郭娜英為2025年指導委員會輪值主席。委員會重點討論了聯合實驗室發展的重大戰略事項,包括中國加入CABI科技合作30周年紀念活動的籌備方案、項目開發與拓展以及加強聯合實驗室之間的合作等議題。
會議促進了雙方的溝通與交流,對于加強聯合實驗室建設,拓展中國-CABI在農業生物安全領域的合作具有重要意義。今后,聯合實驗室將繼續發揮橋梁作用,立足我國農業發展的需求,持續助力推動農業"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南南合作。
同期還召開了2025年度中國農業農村部-CABI生物安全聯合實驗室技術咨詢組會議,植保所所長陸宴輝在會上指出,2008年依托植保所建立的中國農業農村部-CABI生物安全聯合實驗室開拓了與國際組織合作的新機制,雙方依托平臺建設,在植物生物安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南南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