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玉米播種關鍵時期,5月28日,黃淮海夏玉米高質量播種觀摩會議在河南省漯河市召開。中國農業科學院、河南省科學技術廳、河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河南省多個縣(市、區)農技站(中心)相關負責人、專家,種糧大戶代表共計110余人參加會議。活動全程在種業商務網進行線上直播,累計觀看量達64.41萬人次。
高性能播種機田間播種演示。中國農科院中原中心供圖
在漯河市舞陽縣蓮花鎮閆灣村16萬畝方觀摩現場,來自10個不同廠家的高性能單粒(精密)播種機集中亮相,代表了國內當下玉米高質量播種技術的前沿水平。
據介紹,這些高性能播種機均具備破茬開溝、播種、施肥、覆土、鎮壓等功能,配置指夾式或氣吸式排種器,實現較高作業速度下均勻播種;單體獨立同步仿形機構,實現播種深度均勻一致,提高出苗整齊度;V型或單體輪式苗帶鎮壓機構,確保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播種作業監測終端,實時監測種子與肥料漏播與堵塞、實現作業數據在線采集,實時掌握播種機工作狀態。配套的拖拉機都加裝北斗導航輔助駕駛系統,提升土地利用率,降低勞動強度。
其中,基于漯河市農業機械技術中心專利技術研發的多款三角定苗高性能播種機成為全場焦點。該機型打破了傳統單行排列的布局,為增加玉米種植密度提供了保障。
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原研究中心黃淮海夏玉米高產栽培與品質生理團隊首席、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謝瑞芝介紹,玉米生產是“七分種、三分管”,機播質量直接影響群體密度和出苗整齊度。農諺“有苗不愁長”,提高播種質量是大面積單產提升的重要抓手,也是黃淮海夏玉米密植滴灌抗逆穩產技術的關鍵環節。
中原研究中心在財政部和農業農村部支持下,承擔了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重點開展了“院地協同三位一體”推廣新模式,圍繞河南省糧食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工作,通過良田、良種、良機、良法融合,扎實推進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新機制。本次會議目的是通過示范推廣、指導服務以及人員培訓,推動糧食大面積單產提升,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貢獻河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