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記者從通遼市農牧局獲悉,今年當地1900萬畝玉米春播接近尾聲。
通遼市地處中國東北玉米帶的中心位置,是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玉米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1800萬畝左右,總產量181億斤以上,占全國玉米總產量的3.2%。
通遼市扎魯特旗種植大田玉米。(無人機圖片)通遼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通遼市科左后旗農技人員查看玉米種植情況。通遼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從2019年起,通遼市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深入合作,進行玉米技術攻關,多次刷新東北春玉米區千畝方和萬畝片大面積單產紀錄。
眼下,正值春耕春播的關鍵時期。通遼市各地正搶抓農時,推進大田玉米播種。
在科左中旗腰林毛都鎮的田間地頭,智慧農業設施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腰林毛都鎮政府副鎮長邢浩介紹:“目前鎮內智慧農業平臺硬件設施已經全部安裝完成,現在將開展網絡軟件的設施搭建,完成后可實現我們項目區的農田全自動化。”
通遼市科左中旗,技術人員調試農用機械。程實攝
通遼市科左中旗,田間的遠程灌溉施肥裝置。曹寶力高攝
在通遼市西南部的庫倫旗,120萬畝大田玉米播種作業正有序推進。
庫倫旗庫倫鎮瓦房牧場村民魯平今年采用了農機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統一管理服務,每天有兩臺播種機同步作業,他家400多畝玉米的播種任務大約會在5天之內完成。“種子、化肥、農藥都是通過合作社統一購買的,我家400多畝地一年能省16000元。”魯平說。
通遼市庫倫旗,機械化種植玉米。梅英攝
在科左后旗原種場二分廠的田地里,農技人員在田間“傳技”,為春耕播種現場“把脈”。“同樣的玉米種子,用不同的化肥,會有什么樣的效果呢?今年咱們每種化肥試驗一畝地,一共19種化肥實驗19畝地,不用到秋天大家就能看出對比效果。”科左后旗農業推廣技術中心技術員張潔和科技特派員蔣禮通過現場講解的方式,將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種植技術進行傳授。
通遼市農牧局副局長馬俊嶺表示,春播期間,通遼全市土壤墑情較好,整體氣溫比常年略高,光照充足,氣候和墑情有利于大田玉米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