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土壤培肥與改良團隊揭示優化鉀肥和氮肥搭配能夠減少農業系統溫室氣體排放。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整體環境科學》上。
肥料一直是推動糧食增產的“燃料”,鉀對農作物的生長也至關重要。然而,它對于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卻尚不明確。
“通過對全球205項獨立實驗的深入挖掘,研究團隊發現,氮肥和鉀肥‘攜手’能顯著改變土壤中的溫室氣體含量。氮鉀肥的投入比例,就像是調控溫室氣體排放的‘旋鈕’。當這個比例發生變化時,氧化亞氮的排放量也會隨之改變。而鉀肥的類型,則更像是決定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開關’。”論文通訊作者、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農科院衡陽(祁陽)紅壤實驗站站長張會民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研究團隊發現了一些“臨界點”。當氮鉀肥的投入比例超過1.97、4.61和3.78時,鉀肥對減少氧化亞氮、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影響就會趨于穩定。同時,田間試驗和實驗室里的結果有些許不同。在田間,鉀肥減少了氧化亞氮的排放,卻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在實驗室,鉀肥對氧化亞氮的影響被高估了,對二氧化碳排放的影響卻被低估了。
“這一發現,不僅為我們揭示了肥料施用與溫室氣體排放之間的微妙關系,更為我們提供了優化肥料施用策略、減少農業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思路。在未來,我們可以更加精準地調控氮鉀肥的投入比例和類型。”張會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