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河南省蘭考縣花生種植大戶趙建峰的地里,正在進行一場田間測產,測產結果顯示,畝產327.25公斤,相比對照組增產38.68%。
趙建峰介紹,在當地,今年的花生種植遭遇了多重困境,開春時遭遇低溫寒潮,花生出苗時又遭遇高溫干旱,開花時節遭遇了持續暴雨和內澇,他沒有想到的是,花生產量遠高出他的預期。
讓趙建峰的花生扛過重重逆境的,是一種名為“花生提質固氮耦合綠色增產”的綠色生產技術,該技術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武團隊開發。李培武介紹,在花生生產中,過去一直有兩個難題,如何提高花生的結瘤固氮能力實現減肥增產,以及如何同時阻控黃曲霉毒素的污染。
在過去的研究中,科研人員發現黃曲霉毒素污染的源頭是大田土壤,而根瘤菌結瘤固氮的源頭也是土壤,能不能用一種方法,實現兩種目的。為此,團隊研發了ARC(即“黃曲霉控制+誘導根瘤菌結瘤固氮+耦合同步實現”)微生物菌劑,并首次在大田實現了黃曲霉毒素源頭綠色阻控與誘導高效結瘤固氮耦合。
據介紹,ARC微生物菌劑于2019年獲得國家微生物肥登記證,已連續五年在全國花生主產區示范應用。2023年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組織開展了主產區示范點現場考察和實打實收測產驗收,結果顯示,17省市175個花生示范點平均增產20.62%,花生果品質品相明顯提高;黃曲霉毒素源頭阻控效果十分顯著,花生果表面黃曲霉產毒菌豐度降低了60%以上,花生仁儲藏半年后黃曲霉毒素污染水平下降了80%。2024年,ARC耦合技術被遴選為全國農業重大引領性技術。
固氮能力提升,產量提高,黃曲霉素污染水平下降,不僅提升了花生的抗逆能力,也為花生種植者帶來了更多的收入,趙建峰介紹,他的花生,在今年連續遭遇逆境的情況下,長勢明顯比其他沒有采用該技術的更好一點,病害明顯較輕,每畝預計可以多收3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