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李繼蓮博士、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遺傳資源與進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張志剛博士和美國科學院院士南希·莫蘭等組成的科研團隊,研究揭示了熊蜂腸道微生物組具有兩種固定的生態型,這是繼發現人類和大猩猩的腸道微生物存在特定生態型后首次在傳粉昆蟲熊蜂上發現的,這將為今后深入研究傳粉昆蟲生物學提供腸道微生物新視角。
熊蜂是一類具有豐富物種和生態多樣性的重要傳粉昆蟲,而傳粉昆蟲是開花植物繁殖和進化的關鍵,對于人類糧食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已有的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多樣性的變化從營養代謝以及疾病免疫等多方面影響著傳粉昆蟲的健康狀況和種群演化。熊蜂的腸道微生物群與哺乳動物有相似之處,兩者都是社會性傳播,具有保守的腸道核心菌群,腸道微生物在寄主個體間差異很大。這種變異可能反映了微生物與其寄主間的長期協同進化。
該研究團隊對我國28種熊蜂的腸道細菌16S的V6-V8區采用高通量測序,并結合經典生態學的分析方法進行研究。結果表明,熊蜂腸道微生物存在兩種保守的生態型。一種是由Gilliamella和Snodgrassella菌群組成,這兩類菌群在蜜蜂中也存在。另一種生態型主要是由環境性菌群組成,而且含有一些條件致病菌如哈夫尼菌屬和沙雷氏菌屬。
李繼蓮解釋,這兩種不同生態型在熊蜂腸道微生物中的出現,顯示出與哺乳動物腸道微生物生態型分化的高度一致,對于熊蜂物種的健康和種群動態具有潛在的影響,為進一步挖掘這些特定腸道共生菌的功能奠定基礎,同時也為我國蜂種資源的多樣性保護提供參考。(李瑞珍 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