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意見》,明確要求加強對部門所屬事業單位、企業等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分類指導。中國農科院黨組根據科研單位特點,開展了“紅旗黨支部”創建行動。院屬作物科學研究所種質資源中心第一黨支部由9個研究組共28名一線科研人員組成,肩負著守衛國家種質資源安全,支撐現代種業發展的重任,曾被評為中央國家機關先進基層黨組織。黨的十九大以來,黨支部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堅持嚴律己、嚴守紀、做實事、見實效的支部工作理念,把支部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提升黨支部的政治領導力,旗幟鮮明講政治
《意見》要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貫徹到機關黨建全過程和事業發展各方面。黨支部以習近平總書記“面向世界農業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現代農業建設主戰場”重要指示作為支部工作的總方向和總目標,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不忘科技報國初心,牢記守護種質資源安全使命,切實把黨的領導落實到科研團隊,落實到創新方向和創新任務上。黨支部充分發揮支委會議事決策作用,參與科研方向和選題設置、團隊崗位設置、人員聘用、績效分配、評優評先等重大事項。將提高群眾滿意度作為工作重點,積極向上級反映引進人才、科研條件建設等突出問題,推動相關問題的靈活解決,獲得師生一致好評。資源中心在十三五期間獲得“全國農業先進集體”稱號,支部黨員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中華農業科技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項;作為主要協作單位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項;發表高水平SCI論文300多篇;出版行業專著40多部,申請國家專利60多項,審(鑒)定新品種30多個;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70多人。
提升黨支部的思想引領力,培育支部創新文化
《意見》要求,緊緊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推進基層黨建工作,為完成本部門中心任務提供堅強保證。農作物種質資源是一個國家最有價值、最具戰略意義的資源之一,種質資源中心保存著350多種作物47萬余份種質資源(2386個物種,總量居世界第二)。黨支部圍繞創新強國、鄉村振興、脫貧攻堅、高質量發展、綠色發展等重大戰略開展專題學習和研討,圍繞藏糧于技、藏糧于地等重大任務,結合種質資源研究對于現代種業的支撐作用,根據各類作物的種業產業實際需求,有針對性開展種質資源創新研究工作,把黨建工作優勢轉化為推動中心工作的成效。黨支部踐行“求真篤行、敬農致用”的院訓,構建制度完善、學風優良、寬容失敗、環境和諧的學術文化氛圍,根據科研工作地點分散的特點,利用多元化的載體組織活動,利用“兩微一端”,充分開展多形式、多平臺的學習討論。
提升創新促進力,做好鄉村振興的科技橋頭堡
《意見》要求,強化黨員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著力打造高素質黨員隊伍。作為戰斗在農業生產最前線的“最聽得見炮聲”的基層黨支部,深知黨和人民的需要就是科研工作的目標和使命。支部結合黨員工作性質和專業特長,摒棄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的考評體系,把落實“三個面向”作為重要考評指標,鼓勵科研人員持之以恒地開展基礎性、公益性研究,練就頂天立地、能文能武的科研硬功夫。積極帶領科研團隊走出實驗室、走出研究所,走進鄉村農戶、走進田間地頭,到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主戰場發揮作用,打造關鍵時刻靠得住、信得過、頂得上的科技橋頭堡。2012年,黨支部赴大興西北臺村開展科技下鄉、支部共建活動,為北京市郊區的林下經濟提供優異資源與技術指導,取得顯著成效,受到地方政府的通報表揚。2016年,黨支部開展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山城鎮黨委開展“支部結對幫扶助力脫貧攻堅”主題活動,協助當地基層黨組織壯大集體經濟,帶動農戶脫貧致富。2018年,黨支部赴山東省嘉祥縣開展以“科技創新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支部共建活動,為當地農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提升發展推動力,打造高素質科研尖兵
《意見》要求,加強基層黨組織對黨員的日常監督管理,探索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有效機制。2019年以來,黨支部按照“紅旗黨支部”的標準全面開展創建工作,秉承“把本職的科研工作做好,就是對組織最好的回報”的信念,帶頭勇挑重擔,帶頭攻堅克難,帶頭培育重大成果。支部書記喬衛華同志帶頭前往棗莊市山亭區掛職鍛煉,深入基層一線,為當地的林果業和小雜糧產業提供技術指導,助力當地鄉村振興與現代農業發展。黨支部積極培育先進典型,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有著40多年黨齡的老支部書記程須珍同志,作為國家食用豆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始終工作在食用豆資源收集保護和育種推廣的第一線,被譽為中國的“綠豆皇后”和“從田野走出來的女首席”。黨員王天宇被評為中央國家機關優秀共產黨員,在玉米種質資源發掘和有效利用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受到國內廣大玉米育種單位的好評。黨員刁現民作為國家谷子高粱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經常夜以繼日地工作,隨時接受農業農村部有關部門下達的應急性和突發性任務,幫助貧困地區發展谷子產業,為當地及時解決生產難題。黨員楊慶文承擔國家野生植物原生境保護與考察研究任務,多次不顧個人安危,搶救性地搜集野生稻資源,首次查清了我國野生稻種質資源的精準信息。黨員宗緒曉在云南省建立專家工作站,指導貧困山區食用豆產業發展。支部注重培養優秀年輕骨干,占黨員總數60%的年輕黨員也成長為農業科研中的生力軍、突擊隊,青年黨員賈冠清在谷子基因組學研究中成績突出,2017年入選首批全國杰出青年農業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