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科研人員對國際專利知識的了解和學習,提高研究所知識產權創造的整體水平,5月9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舉辦“國際專利申請事務介紹”培訓活動。
本次培訓活動邀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協作北京中心、國知專利預警責任有限公司國際事務與數據總監曹贊華,為課題組知識產權專員及科研人員進行授課。培訓基于加工所的在線專利數據,以申請量、有效量、專利度、引用度、特征數和同族度等多個指標數據,講解了國際專利與國內專利差異,并查擺分析加工所在國際專利申請和國內專利申請中存在問題和不足,提出了詳細的改進措施。曹贊華針對國際專利申請事務,重點介紹了世界知識產權局(WIPO)、巴黎公約、世界貿易組織(WTO)、Trips協議的來源關系和內容;講解分析了PCT國際申請途徑、巴黎公約國際申請途徑以及兩者的優劣區別,同時還向科研人員介紹了國際申請加快審查的常用途徑PPH,以及主要國家國際檢索費用和申請費用。培訓現場還進行了答疑交流。
本次培訓極大拓展了加工所科研人員對國際專利了解視野,為科研成果申請國際專利奠定的基礎。加工所知識產權專員及部分科研人員30余人參加了培訓活動。(通訊員 杜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