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中國經濟轉型期農業生態補償機制與政策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會議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和日本國際協力機構共同舉辦,來自英國劍橋大學、德國基爾大學、日本學習院女子大學、日本國際協力機構中國事務所、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中國農業大學、國家林業局、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等近20家國內外科研機構、70余位代表參加會議。

此次會議是響應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促進生態文明觀建設,積極學習借鑒國外農業環保領域的政策和做法,研究中國環保農業推進思路,探索構建一個高效、迅速推廣環境友好型農業技術的配套生態補償激勵機制和政策保障體系,促進中國環境友好型農業技術全面推廣,為加快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進程和實現糧食安全與環境安全雙贏目標提供科技支撐。
會上,來自日本學習院女子大學、英國劍橋大學、德國基爾大學的教授分別做了題為“經合組織成員國農業發展與農業環保政策之啟示”、“歐盟農業環境政策30年演變歷程”和“高效農業政策設計與實施原則”的報告,中國農業大學、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的專家介紹了中國在環境友好型農業實踐生態補償方面的情況。與會代表還就環境友好型農業技術推廣的直補政策、體制和方法進行了深入的交流,針對中國當前急需的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和專業合作社如何進行環保直補政策設計等問題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并就今后合作達成初步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