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主辦、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承辦的“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發展論壇暨國家智慧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成都召開。中國農科院副院長唐華俊,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秘書長、中國農科院副院長萬建民,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農村經濟司副司長邱天朝,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副司長王小兵,成都市委常委謝瑞武等出席會議。會議由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副秘書長、中國農科院科技局局長梅旭榮主持。

會議選舉唐華俊擔任理事會理事長,資劃所所長王道龍擔任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會上,王道龍匯報了國家智慧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的背景、籌備工作過程和工作重點,四川省農科院、南京農業大學、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和中科遙感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作為聯盟代表進行發言。
唐華俊指出,加快農業與信息資源的深度融合,推進農業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智慧農業,已成為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農業現代化“十三五”規劃明確要求了全國農業的發展任務,并具體落實到智慧農業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等14項重大工程,智慧農業面臨重大的發展機遇。智慧農業聯盟今后要為國家相關部門的戰略研究和政策研究方面提供科技支撐和支持,通過項目驅動把全國的產學研相關隊伍組織起來圍繞產業中的重大需求,圍繞著關鍵技術、核心技術研發來開展攻關,并通過聯盟與地方政府和企業對接,利用科研院所、大學形成的一些核心技術、關鍵技術解決好實際問題,在數據共享、標準、規范、培訓、交流等方面能夠有所作為。
針對下一步的工作,萬建民要求,一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為指導的科學創新,依靠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的雙輪驅動為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解決農業生產中的問題和矛盾,為農業科技創新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夯實農業科學人才基礎,提升制度創新能力和應用水平,全面推動我國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邁進。二要從實際工作出發,找準支撐定位,聚焦重大關鍵性問題,以任務實施為牽引,探索智慧農業聯盟工作發展的路徑,搭建好、完善好智慧農業聯盟的工作平臺。智慧農業聯盟要在解決重大問題上下工夫,要在創新機制上下工夫,在創造發展條件上下工夫。
王小兵提出,智慧農業首次寫入了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智慧農業聯盟的成立,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網絡強國戰略的重大行動,是實施國家經濟社會和農業現代化“十三五”規劃,加快發展農業農村信息化的重大舉措,是抓住信息革命歷史機遇,主動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盡快補齊四化同步發展的短板的重大機制創新。智慧農業聯盟今后要加大自主創新力度、機制創新力度、推廣應用力度和基礎研究領域的投入。
據悉,國家智慧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單位由中國農科院資劃所擔任,首批成員由16家副理事長單位、47家常務理事單位和64家理事單位組成,包括國家級、省級、地市級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和相關企業。聯盟將致力于開展智慧農業科技研究與應用,聯合開展互聯網、物聯網、信息技術和設備等關鍵技術及配套產品研發以及相關國家與企業標準制定,通過重大科技任務牽引、優勢科研與成果資源集聚、科學運行機制保障等手段,集聚全國智慧農業科研、產業優勢資源和力量,構建統一高效的智慧農業科技協同創新機制,促進原始創新、協同創新、管理創新和成果轉化創新,實現創新驅動現代農業發展的戰略目標。
理事單位的相關專家及企業代表共計200余人參加了成立大會。(通訊員 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