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水產微生物與飼料創新團隊系統闡述了當前水產養殖中免疫激活劑使用不當所導致的魚體免疫紊亂狀態,并深入分析了靶向腸道菌群解決此類免疫紊亂的可行性,對水產養殖行業綠色發展具有指導作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水產養殖綜述(Reviews in Aquaculture )》上。
在減抗替抗的大環境下,免疫刺激劑廣泛應用于水產動物養殖,但由于水產動物和免疫刺激劑的廣泛性和復雜性,免疫刺激劑精準飼用難度大,且負面效應時有發生,究其原因,是由于免疫刺激劑飼用不當導致的機體免疫紊亂。
該團隊對免疫紊亂狀態進行了歸類,將其分為免疫耐受、免疫耗竭及免疫過激三類。目前研究顯示,水產動物不同免疫紊亂狀態下均伴隨著腸道菌群的失調,且有著類似的失調模式。通過靶向腸道菌群解決此類免疫紊亂具有可行性,而且此種措施不受物種和免疫刺激劑種類的限制。該綜述為免疫刺激劑負面效應的研究提供了參考,并提出了有效的解決方法。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資助。
原文鏈接: https://doi.org/10.1111/raq.1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