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主辦的2021年瀾滄江-湄公河薯類加工技術與裝備高峰論壇在線上舉行。來自中國、越南、緬甸、泰國等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國家(以下簡稱“瀾湄國家”)的政府部門、高校、科研單位、企業等百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本次論壇作為外交部亞洲合作資金項目“瀾滄江-湄公河薯類加工技術與裝備研發平臺建設”的交流培訓活動,旨在深化與瀾湄國家的科技合作,充分發揮我國在薯類加工領域的技術優勢,促進薯類加工技術向瀾湄國家轉移和產業化示范,最終實現瀾湄國家薯類加工產業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會上,國內外專家就甘薯渣食品化利用、小型薯類加工設備、木薯害蟲防治、木薯渣纖維素納米晶加工、薯類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等問題進行了充分交流。
加工所薯類加工與品質調控創新團隊多年來針對瀾湄國家的薯類加工專用薯種匱乏、加工技術裝備落后、副產物綜合利用率低等制約薯類產業發展的共性問題,開展了薯類加工適宜性評價、薯類主食及休閑食品加工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及副產物高值化利用領域的研究工作,并組織合作企業赴瀾湄國家開展投資、培訓,幫助當地農民增收致富。加工所將與越南、緬甸、泰國三國相關機構和企業在當前良好合作的基礎上,繼續共同謀劃有利于薯類產業發展的合作項目,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讓合作成果惠及各國人民。(通訊員 杜坷)